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山东大学联办首届“稷下电气论坛”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14:33 点击次数:

3D5B0?e=.jpg

[本站讯]8月5日,首届“稷下电气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和山东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论坛围绕“电连万物,碳索未来”主题,邀请国内能源领域多位院士及知名专家从政策、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陈维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成山作院士报告。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刚分别致辞。

1450E?e=.jpg

李术才表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山东大学共同举办首届稷下电气论坛,是对标时代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教育之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探索和生动实践。山东大学愿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一道,在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技术攻关、优秀人才培养上深化合作,共同携手为国家能源电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4DBA?e=.jpg

王刚表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政府、企业、学(协)会、科研机构的共同责任,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深化合作,在加快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集思广益、合作共赢。

3B31B?e=.jpg

周孝信院士在题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基于对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情景分析,研判了一次能源消费及电源结构,考虑绿氢发电及非电利用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分析了能源电力系统核心指标的演化趋势,结合氢能相关技术提出了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EPU)概念及基础框架。报告指出,IEPU可以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支撑,促进能源电力行业碳减排及转型发展。

1B47A?e=.jpg

郭剑波院士在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的报告中介绍了“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电力场景,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为应对挑战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技术。报告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将长期面临安全—经济—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安全、经济、环境都是政策和技术相关性指标,需要技术和政策双轮协同推进。

17B20?e=.jpg

陈维江院士在题为“基于电网拓扑瞬态重构的短路电流柔性抑制方法”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迅速发展,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网架结构联系更加紧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系统及设备的安全运行。面向系统短路电流抑制需求,报告介绍了基于电网拓扑瞬态重构的短路电流柔性抑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应用情况,为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

18B66?e=.jpg

王成山院士在题为“新型配电系统若干问题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新形势下配电系统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支撑平台、多元海量信息集成的数据平台、多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平台、电气化交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平台,其发展面临灵活性、韧性、可靠性、可控性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多个技术挑战。为满足发展需求、应对上述挑战,新型配电系统将发展并呈现出低碳化、分布化、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等重要特征。

论坛上午的院士报告环节由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主持。

181F1?e=.jpg

1B1B0?e=.jpg

在下午的专家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在题为“弹性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建设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弹性电力系统产生的背景与基本内涵,归纳了弹性电力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弹性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展望了弹性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山东理工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徐丙垠在题为“配电网继电保护热点技术问题与挑战”的报告中分析了提高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新要求,介绍了暂态原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高阻接地保护、防孤岛保护、微电网/独立配电网保护技术的发展,就配电网保护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给出了建议。

1A9A2?e=.jpg

19EF8?e=.jpg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袁小明在题为“幅值频率联合暂态过程的能量驱动机理与分析方法”的报告中介绍了交变运动系统中结构要素的基本运行原理,指出了交变运动系统动态过程耦合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实频率和虚频率同步驱动功率分配和状态演化,微分和代数统一隐变量对偶序列是能量守恒系统物质、状态非线性演化的基本物理原理。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总经理孙华东在题为“新能源极高占比外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探索与展望”的报告中,分析了新能源出力极高占比外送场景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在新能源极高占比系统安全稳定机理分析、系统强度量化评估及提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展望了未来沙戈荒等新能源极高占比场景下系统强度提升型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53D8E

396AF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许涛在“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电网生产运行:实践、挑战与展望”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保供实践,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保供挑战,面向未来电力系统保供,提出了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平衡保障体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碳中心党委书记迟永宁在“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特性的关键技术与标准”报告中阐述了新能源接入弱电网技术、构网型控制技术、一次调频技术等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特性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各国在新能源并网技术标准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分委会取得的国际标准成果。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丁磊主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总公司董事长王雷鸣,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志,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东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山东大学校长助理朱德建出席活动。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电力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制造厂商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得到了《新型电力系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High Voltage的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和时代发展脉搏,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开研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能源转型需求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路,为能源转型过程中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消纳、电网运行控制、市场机制设计等问题建言献策。各位院士专家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开展了广泛热烈的交流讨论,论坛召开引起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广泛关注。


【供稿单位:电气学院    作者:周心怡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婉燕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