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山东大学联合主办2023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坛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3日 08:13 点击次数:

[本站讯]8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坛在山东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国际思想评论》(英文)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席教授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浣月,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近8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期刊杂志约15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19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林建华围绕论坛主题谈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高浣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深刻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要坚持好、运用好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直面中国现实和中国问题。持续坚持“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张永兵认为,此次论坛为共同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学术观点、展示学术成果、共商学术发展、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了学术智慧,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开幕式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主持。

程恩富作大会主题报告。他提出,要辨证认识“六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体系,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具体展示会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和丰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会对此作出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科学诠释。

19日上午论坛下半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建云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郝立新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相统一的过程,蕴含了丰富而独特的哲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余斌以“社会形态的划分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题指出,通过对马克思本人所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社会形态的跨越问题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向军从为什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怎样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问题切入,作了题为“关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两个问题”的演讲。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邰丽华围绕“《资本论》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迁的动态过程、大力增加财富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要求、资本逻辑主导财富生产的局限、世界性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财富逻辑五个方面揭示了《资本论》的当代启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传利在题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治乱兴衰周期律”的演讲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善于从社会制度层面揭示治乱兴衰的现象,唯物史观的光芒需要照进治乱兴衰的研究历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辩证法——《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与《论我国革命》交相辉映的思想光芒”为题,认为革命辩证法思想对于深入认识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斌在题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唯物史观意蕴》的演讲中指出,人类文明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与社会存在相对应,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需要我们通过唯物史观予以把握。

19日下午分论坛分别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龚培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教授吴文新、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富民主持。分会场一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两个板块开展研讨。分会场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内涵及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路、经验,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四个问题展开研讨。分会场三分别聚焦自然生态文明、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发展规律,以及“六个必须坚持”的政治性、学术性等主题展开讨论。

20日上午论坛的上半段由《东岳论丛》编辑部副主任、研究员韩小凤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贺新元、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淑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明明、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晓光、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杨分别作了主题为“略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列宁对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危害的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21世纪全球化生存的主体间性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习经典著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代资本主义数据权力的政治关系研究”的报告。

20日上午论坛的下半段由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蔺庆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孙应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建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卫国、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水兴、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传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范玉仙、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欣然分别作了主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科学社会主义换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勤劳创新致富与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探析”“智能文明的共产主义审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蕴”“都市马克思主义空间异化批判及其局限性——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的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副主任、研究员杨静作大会总结。她从本届论坛的规模、层次、思想、观点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概括,认为可以集中体现为“丰”“新”“深”三个方面。一是“丰”,具体表现为“投稿数量之丰”“规模层次之丰”“思想观点之丰”;二是“新”,本届论坛的发言题目新、思路新、观点新,理论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三是“深”,不仅有从传统形态和发展形态相结合的角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研究,还有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结合时代问题、现实问题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童贤成代表下届承办单位发言,2024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坛将在云南昆明举行。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晋铭 陈永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怡晓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