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8日下午,环境学院举办山东大学美丽中国讲坛(第三期)。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周东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军作学术交流。讲坛由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杜林主持。
周东美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稻田土壤自由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的报告,回顾了土壤自由基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稻田土壤自由基通过光、土壤矿物、稻谷根系铁膜的产生机理及效应,并展望了该领域一系列前沿和热点问题。王玉军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壤锑污染及其生态安全阈值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土壤锑污染主要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锑在铁锰氧化物界面的转化机制,深入剖析了我国锑污染的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报告结束后,周东美教授和王玉军研究员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周东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水稻产业体系西南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岗位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首席。长期致力于土壤环境界面化学过程、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机污染场地化学修复、电动修复原理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王玉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土壤中污染物微界面过程及其阻控原理研究。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深耕于土壤环境领域教学与科研前沿。学院开设《环境土壤学》《土壤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技术前沿》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近年来,学院在土壤环境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数十项课题,形成了围绕土壤环境污染过程与修复、土壤退化机制与改良投入品创制、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元素循环及调控、新污染物土壤环境行为及健康效应等优势科研方向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