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6日,由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和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承办的“国家治理中的政府问责与政民互动”青年学者工作坊在青岛校区举行。来自国内高校与期刊部的专家学者就“国家治理中的政府问责”和“政民互动”等主题展开探讨。政管学院院长马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深圳大学教授谷志军介绍了其著作《精准问责论》,探讨如何从技术治理视角完善精准问责机制。中南大学教授胡春艳进行题为“重大突发事件中官员何以被严厉问责?基于QCA方法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汇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阎波发现问责强度越大,公务员工作拖延越严重,而且不同问责强度和风险组合会导致不同拖延行为。厦门大学教授张翔提出“问责双轨制”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解释了“问责风暴”有效而常规问责“失灵”的现象。香港教育大学教授陶磊发现相比人类决策,AI决策降低了公民归责,但AI不能成为政府规避责任的“替罪羊”。山东大学何彬老师发现地方政府在“同群效应”的影响下,会出现基于学习、模仿、竞争等机制作用下的不同风险应对行为。复旦大学涂文燕老师提出容错机制成为缓解政治问责与管理问责冲突的制度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余泓波发现垂直方向和学习导向的问责更能促进公务员采取高努力的应对策略。山东大学副教授黄晴提出数字行政负担显著降低公民满意度,其中心理成本起中介作用。山东大学陈静老师提出提高数字素养、政策沟通和政策理解有助于降低公众在数字服务中的行政负担。山东大学边琦老师发现政府动员显著影响了公众的疫苗接种行为。长安大学副教授包涵川认为当前任务“台账”体现了将责任政治与时间规划精密结合的基层治理逻辑。
7月6日下午,研讨会闭幕,政管学院教授李辉作总结发言。研讨会开幕式由政管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黄晴主持,教授李延伟主持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