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白林泉教授做客“山海知微”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2日 09:0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白林泉做客“山海知微”系列学术讲座,作题为“天然产物合成对其产生菌的生理效应”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百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undefined

白林泉教授以天然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化学生态学效应为切入点,介绍了天然抗生素的巨大药用潜力,并强调了发掘更多新颖作用靶标的重要性。随后,白林泉教授通过两个研究案例——安丝菌素与利福霉素的内源靶标发现与高产改造,分享了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安丝菌素(AP-3)的研究中,白林泉团队发现,虽然细胞分裂蛋白FtsZ是AP-3的重要内源靶标,但并非唯一。团队基于AP-3的构效关系,成功合成了多种光亲和探针,并运用化学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出多个靶标蛋白。结果显示,Asm7、FDTS及dTGD是关键的靶标蛋白,对这些基因进行强化表达能显著提升菌株对AP-3的抗性。团队还通过结合常数测定、蛋白质谱分析等方式,对结合位点进行了精准定位和结构预测。同时,团队评估了AP-3对产生菌形态表型、核苷酸代谢及中心碳代谢的影响。经过十余年的多方面改造,白林泉团队成功将AP-3的产量从85 mg/L提升至337 mg/L,并正在通过增强靶标基因表达进一步提升产量。在利福霉素的研究中,白林泉团队发现利福霉素对产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影响其表型。基于利福霉素的结构特征,团队合成了多种光亲和探针,并利用化学蛋白组学技术捕获了多个可能的靶标蛋白,其中包括利福霉素合成簇内的多个蛋白。通过对这些蛋白进行表达孔板发酵筛选和摇瓶发酵验证,团队证实了过表达这些靶标蛋白能增强产生菌对利福霉素的耐受性,且部分靶标与利福霉素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

讲座结束后,白林泉教授与在座师生就讲座内容和研究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

白林泉,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委会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1992届微生物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多种放线菌天然产物与工业用酶的生物合成机理解析、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绿色生物制造,在Nat Commun、Angew Chem、JACS、NPR、PNAS、ACS Catalysis、Metab Eng等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担任Engineering Microbiology、Microbial Biotechnology、BMC Microbiology、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mLife、微生物学报编委。


【供稿单位:微生物研究院    作者:刘明钰    摄影:房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利钊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