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4日,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孟振华博士在中心校区作了题为“《圣经》的文本与历史”的学术报告。据了解,孟振华博士是今年犹太文化暑期学校最年轻的受邀学者。
上午报告伊始,孟振华博士首先介绍了犹太教圣经的范围,并由此引出报告主题—希伯来圣经。他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个解释世界的推源故事,如上帝创造亚当并将其肋骨化为女人。他总结出色列族长故事主题:无嗣和幼子夺权。随后,孟振华博士讲到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事件,并梳理出其意义:是一场古代民族解放运动;使迦南地成为以色列人的精神归宿;产生逾越节。最后,他以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和摩西之约为例,探讨了《圣经》的契约观。在下午的报告中,孟振华博士提出“《圣经》中的历史是否可靠”这一问题,并指出学术界为此分为三派,即保守派、中和派和虚无派。他详细介绍了《圣经》所承载的思想,包括一神思想、选民观、圣战观、君权神授与君权有限思想和对平民权利的重视等。随后,孟振华博士以“希伯来语的前世今生”为题,从起源、流传、发展、重要性四个角度全方位介绍了希伯来语。同时,他现场示范几个简单的希伯来语发音,在座学员积极参与,大声朗读,极大活跃了现场气氛。报告在两首动听的希伯来语歌曲中结束。
孟振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犹太文化研究所副教授。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希伯来语专业学习,并辅修哲学双学位,其间2002—2003年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留学一年。2003年至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学术兴趣为《希伯来圣经》、犹太文化与历史、宗教与民族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