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2日,作为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系列活动之一的文化讲座,邀请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薛南青副教授在中心校区作了题为“齐鲁文化——地域、融合、发展、传承、主流”的学术讲座。夏令营中,来自台湾淡江大学、政治大学、成功大学、台湾大学、义守大学、元智大学、东吴大学以及中国文化大学8所高校的43名师生与山东大学的2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薛南青以“地域、融合、发展、传承、主流”五个关键词为主线,从地域文化、融合、传承发展和主流影响四个部分对齐鲁文化进行了介绍。他知识丰富翔实,授课风趣幽默,首先介绍了“齐鲁”名称的由来及地域分界线和齐鲁文化的起源,并分沂源猿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六部分对史前的东夷文明进行了讲解。薛南青讲到,地域文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很深的影响,而一次次民族地域的融合也成就了华夏大地。在从齐鲁两国各自的治国方针、名人学派对齐文化和鲁文化进行介绍和比较后,薛南青指出,齐文化开放、包容,注重强兵和功利,鲁文化则注重礼乐,注重道德修为和品行。两国文化不断交融,创造了百家争鸣、空前繁荣的学术局面。薛南青认为,儒家文化得以传承、发扬的原因可以从其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解释:自身因素,即孔子建立的私学和编纂整理的文化古籍;社会因素,即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以及礼、仁、孝三者都受到当时下层民众的欢迎。
最后,薛南青指出,儒家文化主导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使得齐鲁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他希望大家通过孔孟寻根夏令营活动领略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获得精神和友谊的双丰收。讲座结束后,薛南青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