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7日,经济学院举办春季第2期(总第29期)每周读书会。李颖老师结合Luis Caotao和Roberto Chang的论文《World Food Prices and Monetary Policy》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研讨。
李颖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小型开放经济体进口商品价格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传导机制,并比较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广义CPI目标制、PPI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下社会福利的区别。李颖老师对本文在假设和结论上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她谈到,文章的改进之处在于允许国际食品价格与总体国际价格指数有较大差异以及允许小型开放经济体和其他国家有不同的食品消费份额。通过对比Cova和Sondegaard等人的经典结论,她得到本文结论的创新在于认为食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本国消费成本的增加(RER升值)和产品相对价格下降(TOT上升、贸易条件恶化),TOT和RER可能反向变动。随后,李颖老师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阐述,分别解释了消费情况和价格情况模型,均衡模型,该模型下菲利普斯曲线的情况以及引入IS曲线后利率和真实产出的关系。在解释国内生产模型时,她特别提到,本文是在假设本国生产的产品要使用本国的中间投入品的前提下,通过对厂商垄断竞争情况的具体分析,推导出国内产品价格的定价公式。最后,李颖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本文给自己的启示,她认为可以借鉴模型分析的思路,进行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