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27日,东南大学高西奇教授做客信息学院“2010年暑期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无线宽带通信网络高级研修班”,为研修班学员带来了主题为“联合相关MIMO信道下统计特征模式传输”的精彩课程。
高西奇教授此次授课的主要内容为MIMO系统关键技术,包括MIMO系统信道模型、MIMO系统容量分析、单用户MIMO传输技术、多用户MIMO传输技术以及协作MIMO技术。高西奇教授通过讲述MIMO的概念和发展及特点来引出问题,即MIMO传输系统的性能取决于信道特征与容量;解释了联合相关信道模型与统计特征模式下的传输,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矩阵永久式的概念和信道容量上界闭式表征,讨论了基于容量上界的特征模式间的最优功率分配。最后,高西奇教授给出了仿真结果的演示。讲课期间,参与培训的各位师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高西奇教授就各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广大学员表示受益匪浅。信息学院副院长江铭炎教授、广大研修班学员以及信息学院部分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课程。
高西奇,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7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获华英基金支持在麻省理工学院研修,2007—2008年获洪堡基金支持在德国达姆施达特理工大学研修。现为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IEEE 南京分部副主委、IEEE Trans.on Wireless Commun.编委。一直从事信号处理与移动通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移动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宽带多载波传输与多址技术、空时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应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IEEE Trans. SP/IP/Comm/IT/WC等国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项。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