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延兵博士作客第43期“山东大学产经论坛——创新、模仿与效率”,论坛由《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主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曲创副教授主持,陈强副教授、尹莉博士、尹振东博士等与经济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一同参加活动。
吴延兵博士首先向大家详细阐述了“创新、模仿与效率”的研究背景。随着市场和产权改革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潜力逐步释放,技术创新在企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我国不可能跨越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的阶段而直接进入到独立自主创新的阶段。基于此,他提出了两个命题,创新和模仿各自的经济效果如何,具体到企业上,创新和模仿对企业绩效特别是效率具有怎样的影响?进一步,如果将创新细分为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两种类型,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哪个更有利于企业效率?
随后,吴延兵博士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在创新、模仿与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评述。关于创新与绩效的经验研究侧重于从效率角度进行评价,然而,这些文献并没有比较研究创新与模仿两种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各自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且没有区分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两种产品创新类型,没有显性地、明确地比较模仿与创新的效率差异。基于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他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利用中国企业调研数据对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三者之间的效率比较,并且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及技术效率值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创新企业的效率最高,模仿企业的效率次之,独立创新企业的效率再次,委托加工企业的效率最低。研究同时发现,适度的产品市场范围和清晰的产权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最后,吴延兵博士指出了关于创新、模仿与效率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含义,并就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的写作等问题给大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好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方法,然后要大量的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两个多小时的主题发言结束后,在座的老师与同学就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获得、模型设定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与吴延兵博士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