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2日上午,法学院2010年暑期学校系列讲座第一场在法学院逸夫教学楼开讲。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长军教授作了题为“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的报告,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往届毕业生以及各学院的在校学生参加了讲座。
周长军教授以“重庆打黑”、“赵作海案件”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出正当程序、无罪推定、罪疑从无等司法原则,详尽阐述了当代刑事案件诉讼中出现的新问题,理性分析了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就当前的政法委职能、司法机关改革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周长军教授从诉讼正当程序和调解两方面介绍了相关问题。他讲到,一方面在权利救济方面依照正当程序,遵循刑事诉讼的“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罪疑从无。另一方面,他以河南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为例,讲解了调解的现实利弊以及如何区分调解和私了。
讲座中,周长军教授重点阐释了法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意义。他说,在社会学科中,如果经济学、管理学等是研究如何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那么法学就是研究如何让这块蛋糕得以公平的分配,公平是法学的第一原则。他还就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阐述。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司法公平,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目的,但程序正义有时会造成效率不高,实质正义也似乎更能使人们感受到法律的效力。他指出,在现代化的法制建设中,这一问题关乎整体司法公正,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周长军,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诉讼法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研究领域主要为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和司法制度,曾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大学“开拓未来奖”等多种奖励和荣誉,并曾在美国巴尔的摩大学 、挪威奥斯陆大学、香港大学等访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