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月22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济南CIIIC(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召开“中国虹计划在山东省农村信息化中的应用”演示论证会。山东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袁东风教授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其团队在农村信息化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上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关于低成本、高可靠、交互式农村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的工作,并代表山东大学在该专项的后续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杨咸武、科技部高新司信息处处长杨少军、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CIIIC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武强、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出席了演示论证会。
论证会由创新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群主持。论证会上,杨咸武在讲话中提出,该项目要吸引更多的服务提供商的加入,努力实现项目产品赢利点的转变,为广大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翟鲁宁在发言中介绍了山东省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对袁东风教授团队的工作及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李武强从宏观上介绍了中国虹计划项目背景。袁东风介绍了中国虹计划在山东省农村信息化中的应用,并对其团队在该专项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作了说明。山东联通客户部总经理张彤结合山东省的实际和山东联通的特点介绍了项目的运营实施方案。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虹计划在山东省农村信息化中的应用”的应用产品及产品原型展示。参观后,与会专家对专项的目前运行情况进行了讨论,建议专项要进一步立足于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总结前一阶段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下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案;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集成技术应用攻关和示范推广力度。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登启、浪潮集团总裁辛卫华,山东联通公司副总经理孙景华,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亚明,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方案中心主任苏永刚等参加了论证会。
“中国虹计划”由CIIIC在2008年提出,旨在解决PC高“价格门槛”,高“知识门槛”问题,使电脑变成普通家电;回避开PC的核心技术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探索一条低成本、高可靠的中国信息化道路。山东大学袁东风团队结合山东省农村信息化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利用信息化大力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了农村、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需求。结合这些需求,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组织推动、技术开发和运营服务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产品化的联合体,开发出了适合农村需求的终端产品的雏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框架,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