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上海大学孙秀林副教授做客哲社学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08日 19:1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5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邀请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孙秀林,举办题为“社会科学中的空间分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林聚任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中空间分析的起源与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空间分析的概念与技术,以上海民非组织为例来论述社会科学中的空间分析。
  孙秀林通过前言对数据科学与大都市研究院的介绍,说明在社会科学中进行空间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由于数据科学时代的到来,而社会科学在这一领域发展的薄弱性,就要求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和学习新技术以符合时代发展。引入这一话题之后,孙秀林开始对空间分析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介绍,他提到关于空间分析的起源有多种,其中包括:Snow(1854)对伦敦地区霍乱的分析 ,城市空间分析与“同心圆模型”。他着重介绍了后者,从最开始的“同心圆”模型到后来的散形,多核心模型都是空间分析的典型范例。其中Murdie的社会区域模型更是对中国的城市空间分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仍遵循此分析逻辑,例如对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的空间分析。后来“新城市社会学”兴起,它是以反对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社会空间分析。最后也介绍了国外以及中国目前的空间分析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可视化与空间分析介绍中。孙秀林通过各种图片展示了数据时代进行空间分析的便利性,包括对房价、地震、人口迁移与商圈的空间分析。另外,孙秀林教授对空间分析的概念和技术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例如,他提到在社会学研究中“空间相关”这一变量的重要性,以及“空间相邻性”的计算方法,其中涉及到“空间权重”和“空间滞后”的概念。他着重介绍了空间相关性:Moran I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公式,包括涉及到的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回归模型。孙秀林以上海民非组织为例论述了社会科学中的空间分析。他提到了研究的数据来源,使用的R分析软件和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得出了其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此外他还以宗教组织的分布研究为例,阐释整个空间分析模型的使用程序,使同学们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空间分析的运用。最后他给同学们推荐了关于空间分析的书籍和相关的使用软件。
  孙秀林,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和专长:当代中国的村庄治理与绩效分析、组织社会学分析、近代中国农家经济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
\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罗璐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李希 张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