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1日晚,尼山讲堂系列学术报告在中心校区邵馆报告厅举行。台湾慈济大学教授、著名儒学家林安梧先生作了题为“孔子思想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意义与作用”的学术报告。
林安梧教授从他的家乡福建省平和县谈起,讲到他几十次到大陆访学的感受。他说,中华民族这块母土正孕育着蓬勃的发展力量,大家接触到的不仅是古代经典,还有许多西方思潮,可以用《易经》里面的“一元来复”来形容。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刻,大家要参与其中,一方面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更为重要的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需要回溯传统经典,认真地重读经典、开发经典。林安梧教授以《论语》为例,来讲述儒学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意义。他说,《论语》其实是一种交谈、沟通和倾听,辩论的内容很少,往往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可以采取这种“倾听者”的态度来阅读,从文本入手探究真正的儒学精神;在《论语》里,孔子提倡“君子之道”,这是华人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一层,“君子”原本是社会阶层的概念,但是孔子将之转化为德性概念,人的道德修养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另外,《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自在、坦然,师生间的许多小故事可以串起来读,进行创造性诠释,不必拘泥于前人的见解,作品的情境要读进去,也许会有妙趣横生之感,生命的况味和意义就在这种情境里彰显。林安梧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对《论语》多几分熟悉和亲近,深入地了解儒学,体验论学之乐。
报告结束后,林安梧教授与现场同学展开互动,耐心回答了现场提问,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儒学的看法和治学态度,现场讨论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