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研究生院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19日 11:51 点击次数:


[本站讯]2007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式、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个性化培养与重点培育相结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个学生”,即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实行个性化培养。为此,山东大学提高了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根据每一个研究生的不同特点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进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和专业课双语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重点提高学术论文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2007年投入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37万元,鼓励各学科、各专业编写出版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生教学用书27部。
制定了《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设立了“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基金”,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优秀博士生。2007年,15名优秀博士生成为首批资助人选。
二、优化导师队伍,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山东大学着力建设三支博导队伍:校内博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合作博士生导师。积极探索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博士生导师的上岗标准和招生条件,加强了对新任博士生导师的岗前培训。
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博士研究生。双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和合作导师为主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度。旨在鼓励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授课与合作指导,利用国内外其他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特别是优秀导师资源,使研究生具有在不同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与海信集团共建“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与卫生部联合培养研究生就是山东大学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的成功范例。今年,山东大学第一批聘任的66名博士生合作导师、140名硕士生合作导师已经上岗。目前,海外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聘任工作正在进行。
三、“三种经历”进展顺利,中外联合培养成绩显著
积极推动研究生海外学习工作,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学校继续设立“山东大学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并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计划项目等各种途径,不断扩大研究生海外访学规模。本年度参加海外学习经历的研究生已达到256人,其中,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有150人,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超过170人。
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拓展研究生的第二校园经历。2007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厦门大学参加第二校园学习的研究生达到27人,同时接受厦门大学、山西日化所访学研究生15人;2007年我校还选派20名研究生到卫生部进行联合培养。
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经历,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2007年,一批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相继成立,其中山东大学邹平新农村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山东大学青岛考古实践基地等10个示范性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截至目前,山大已经建设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25个。
四、严把论文质量关,2篇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7年开始,山大在理、工、医各学科全面推行博士学位论文双语写作;继续做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校外专家匿名评阅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推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进一步规范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核制度,确保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防止学术失范事件的发生;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六场博士学位论文公开示范答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山东大学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目前,山大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总数已达到15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1位。在2006、2007年度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山东大学继续保持了较大优势,各有13篇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近年来,山东大学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等重要学术指标均进入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由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约占SCI论文总数的70%,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2007年,认真组织完成了教育部、人事部布置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通过对山大博士培养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客观分析,形成了《山东大学博士质量分析报告》,为推动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7年上半年,山东大学授予博士学位515名,硕士学位3656名;2007年下半年,授予博士学位152名,授予硕士学位1193名。
五、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正式启动
积极探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2007年,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和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正式启动,制定并出台了具有山大特色的以奖助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并于2007年5月18日召开了全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正式部署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为2008年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山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为切入点,旨在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六、学位点建设获得新的进展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山大2007年获准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并首次面向全国招生,成为全国24个首批招生单位之一。至此,山东大学共拥有法律硕士(JM)、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工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博士及硕士、口腔医学硕士8个专业学位招生类别。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在11个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14个二级学科专业。具体为:比较哲学(硕士)、法经济学(博士)、语言经济学(博士)、投资经济学(硕士)、保险学(硕士)、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发展指导(硕士)、对外汉语(硕士)、中外关系史(博士)、电力经济(博士)、集成电路设计(博士)、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博士)、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硕士)、卫生检验学(博士)、文化产业管理(硕士)。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山大参加国务院学位办2006年硕士点定期评估的四个学科专业:社会学、民俗学、化学工艺和应用化学评估结果全部为合格。
七、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研究生录取规模平稳增长
今年山东大学首次举办了研究生招生咨询会,并受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委托承办了山东省研究生招生咨询会,进一步扩大了山大在考生中的影响力。努力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扩大推免生接收数量,2008年山大共接收推免生1113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6.3%。规范复试工作,深化复试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复试办法,学校统一进行资格审查、外语考查、心理测试和健康检查,各招生单位进行政审、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完善工作程序,规范考试管理,不断加大研究生招生工作透明度,保证了招生工作公平公正,顺利进行。
2007年山大录取硕士生3513人,录取总规模超过往年,其中国家计划内和省府委培研究生占录取总数的87%,自筹经费研究生比例明显下降;录取博士生859名,除外单位委培外,第一批录取的博士生全部为计划内定向、非定向。目前,山东大学拥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29万余人。
八、注重学术活动品牌建设,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
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与创新活动,校内研究生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由著名学者主讲的“稷下风”学术讲坛、由优秀博士生主讲的“海右”博士生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品牌,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成功举办了104期,并举办了“稷下风”百期系列学术讲座活动。自2007年起,“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首次由校内论坛转变为全国性的博士生论坛。资助并举办了经济学、材料学、外语三场全国性的“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2007年5月份毕业季节,开展了“‘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博士毕业生报告月”系列活动,为63名优秀博士毕业生举行了32场精彩学术报告会或经验介绍会,展现我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的风采。
今年山大共有42名博士生受邀参加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参加论坛总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充分体现了山大研究生的学术竞争力。在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山大共有17支队伍参赛,并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2007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刘玉刚作为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德国林岛召开的第57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聆听了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彩报告,并同与会世界顶级科学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九、完善奖助机制,构建良好的人格培育体系
2007年,研究生“三助”聘任与奖学金发放工作更加规范。共聘任博士生“助研”岗位1100名,“助管”岗位近1000名,助教186名。发放研究生“三助”经费712万元,其中“助研”奖学金439万元,“助管”奖学金与困难补助金226万元,“助教”奖学金46.8万元。
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三种经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2007年度,共评出研究生奖学金22项,优秀奖学金获得者1023名,项目奖学金267项。共发放各类研究生奖学金250万元,其中社会奖学金15种计132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三星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丽东化工奖学金、银座奖学金。
2007年,学校继续为1650名研究生购买了学生医疗保险,受到广大自筹经费研究生的欢迎和响应,目前山大研究生参与社会保险的比例已达77%。
在研究生复试中进行心理测试,入学后对保送研究生进行心理补测,目前,在校研究生已全部建立起心理健康档案。
十、在职教育健康发展,办学质量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2007年,山大录取2007级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981人;录取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5人;软件工程硕士自主招生录取195人;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人员516人,接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87人。目前,山大在职攻读(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达到9000余人的规模。
探索办学模式,拓展在职生源,推进合作办学。积极寻求与其它高校、企事业单位的联合,扩大办学规模。山大与青岛市立医院(集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高层次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教育和培训工作。2007年(2008级)报考山大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3521人,在生源量全国普遍性下降的情况下,山大报名人数与往年基本持平。
加大生源拓展工作的力度,大力拓展省外市场。调整工程硕士外省办学收入分成比例,调动学院办学积极性。2007年签订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班协议书24项,参加学员数1290人,拓展了6个工程硕士招生合作单位。
启动工程硕士网络课程教学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2007年,研究生院投入专项经费30万元,用于启动工程硕士部分专业课网络课件建设。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2008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将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核心,稳妥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积极落实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实施研究生“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2008年1月10日    作者:研究生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