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感动 感慨 感悟 (二)

发布日期:2004年07月02日 14:58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日下午,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赴费县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了芍药山乡党委办公室,见到了费县最年轻的乡党委书记孙涛,一个为芍药山乡默默奉献七年,逐步带领群众寻找致富道路的人。
孙书记这样形容芍药山乡的群众:既可气又可爱又可怜。为了发展山区果树,群众思想从不理解,不配合到果树长大成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可以摆脱贫困时,梦想破灭了:苹果桃子长的和山楂一样大,漫山遍野的红山楂长势旺盛,但却没有销路,第二年山楂等果树被一伐而光,山又成了秃山。
孙书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聘请专家召开讨论会,决定发展干果产业:以适应性强,耐干旱的核桃为主,柿子、花椒为辅的发展道路。孙书记从实际出发,采取划片方式,乡里机关人员包片村干部包户,层层落实果树栽植管理工作。为了缩短核桃的结果期,他又聘请日本专家进行薄壳核桃嫁接,聘请省果科技术所的人员培育芍药山乡自己的嫁接技术员队伍。现在的芍药山乡核桃嫁接不用花重金聘请技术员,不用出高价购买接穗,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为了很好解决群众近期温饱问题,孙书记听取群众意见,树立了“远发林果,近发畜牧,突出民营经济,大搞劳务输出”的宗旨。为了解决干旱吃水难的问题,又带领大家建蓄水池,解决群众春秋季节生产生活用水。在这里,不再有山村行路难的现象,芍药山乡四十二个村去年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
孙书记说:“想致富最根本的是抓教育。”他给我们算了一笔从芍药山乡自身出发的帐,根据全县平均升学率计算,芍药山中学平均每年要有四十名学生升入费县高中,而芍药山中学平均每年有九十人升入县高中,如果教育水平低,那么就要有五十人交钱(6000元/人)上高中,仅此一项为乡里省了三十万。如果有三十人考上大学,不回芍药山就省出三十个人的土地……一笔帐算下来,一个学生为一个家庭创造价值十万元。
虽然今天的芍药山乡并不太富裕,但是它从1984年出生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今天,是靠全乡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上至干部的团结奉献,艰苦创业精神,下至老百姓的顽强拚搏不怕苦不怕累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奋斗出来的。]

【供稿单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作者:李娜 曹玮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