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马雪峰教授谈“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1日 09:17 点击次数:

  [本站讯]331日晚,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雪峰教授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同学们作了题为“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路径与反省”的讲座。讲座由哲社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教授主持,院长刘杰出席讲座。
马雪峰教授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包括中华民族主义、汉民族主义、维吾尔民族主义和藏民族主义。他谈到族群分层等问题加大了中国社会融合的难度,并试图阐述如何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如何在不同宗教和族群群体的国家内部强化国民凝聚力等问题。接着,马雪峰教授就“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力量形塑了中国的民族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报告。
随后,马雪峰教授还提出要从晚近中国的转型和晚近世界的背景来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晚近中国的转型首先从“天下”到“万国”,是政治体系的崩溃与重建、救亡与图存、保皇与革命,以及中华民族的崛起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多方面的转型。而晚近的世界也是诸种世界体系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排满与革命的汉民族主义到五族共和,再到同化路线的中华民族主义;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特征为多元和统一,这个阶段的中国经历了民族识别和集体主义的形塑,同时也面临着多元文化权利的诉求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构建两个问题。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就讲座内容提出了“如何理解欧盟这种类国家的形式”以及“中国的民族发展为什么要多元与统一”等问题,马雪峰教授通过旁征博引作出详细深入的解答,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袁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慧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