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田村立波教授漫谈“东日本大地震后的中日关系”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0日 09:53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6日,东日本国际大学田村立波教授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同学们作了题为《东日本大地震后的中日关系漫谈》的报告。山大哲社学院傅永军教授主持报告会。
  田村立波教授首先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国内的现状讲起,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中国人的帮助下辗转回国的经历,并指出在日本发生地震之后,中国不仅派出了救援队,而且向日本提供了三亿五千万日元的援助,为日本的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震后温家宝同志访日之行表示高度赞赏。田村立波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近年来中日双边领导人的直接会晤,包括2006年安倍政权的“碎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同志的“融冰之旅”、12月福田政权的“迎春之旅”以及2008年胡锦涛同志的“暖春之旅”等,指出在这期间中日关系明显改善,并渐入佳境。随后,田村立波教授讲述了引发中日关系紧张的导火索——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都购买钓鱼岛。此外,同年9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通过了国家购买钓鱼岛的法案;2013年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安倍政府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事件,对中日关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最后,他引用“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等俗语,强调中国是日本重要的邻国,中日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孤立中国就等于孤立自己。他还借鉴了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农学家新渡户稻造的例子,表示中日之间应该加强民间交流,扩大对话渠道,加深中日双边理解。他表示自己愿意成为促进中日友好的“桥梁上的螺丝钉”,并希望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等能够从事到这一活动中来。
  在提问环节,田村立波教授就“日本首相‘短命’的原因”、“中日感情如何缓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使同学们对中日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田村立波,现任东日本国际大学经济情报学教授,留学生别科别科长,负责东日本国际大学的国际交流和留学生事务,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中日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精神文化领域的演变研究。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王苏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