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法学院教育实践活动讲实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2日 09:26 点击次数:

  [本站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法学院领导班子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在学院教职工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此后又专门召开了教授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认真征求群众意见。面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学院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照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处处为老师发展着想

  今年,法学院一级教授武树臣、杨海坤等知名学者多次带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院几乎每位老师都参加了一到两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到海外访问。老师们视野开阔了,在国内外知名度提高了,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了,发表文章多了。大家议论起来,都说这得益于学院的良好政策:学院在教育实践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后,为鼓励老师搞好科研学术,出台《法学院学术振兴——科研奖励配套支持办法》,凡是在全国重要刊物发表文章,都给予科研奖励,配套学术经费,用于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出版专著、举办小型学术会议。学院还动员老师结合中央的工作重点做研究,王德志教授在教育实践学习阶段写出的文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之宪法思考》被山东大学报采用,杨海坤教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立即写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学习体会,山东大学新闻中心给予了报道。
  法学院在工作中着力于“抓两头,促中间”,其中“抓两头”一是指抓好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是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促中间”是促中年业务老师上水平,针对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教育经历等情况,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引导,为老师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学校鼓励老师在职申请博士学位文件出台后,院长齐延平专门找到符合条件的五位教师,逐一长谈,帮助他们分析学校发展的形势和政策,找寻以后的发展出路。为使青年老师尽快成长,学院鼓励青年老师大胆申报课题,勇上主干课程讲台;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听取公开课,专门讲解课题项目申报思路和技巧。在学院的政策鼓励下,院里45岁以下的所有青年老师都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高了讲课能力。
  对于老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学院能办的马上实施。前段时间,部分老师反映,洪楼广场娱乐活动人声嘈杂,影响备课和科研,学院办公室立即协调洪楼广场管委会,并在广场和老师科研楼之间拉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老师们备课安静多了;学院管理人员也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尽量合并办公室,腾出办公用房支持教师搞科研,使每一位业务老师都有独立的备课、科研小空间,老师搞科研、指导学生更加方便了。

学生是学院的中心

  法学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院长齐延平、院党委书记盖玉强专门召集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同学们对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很快,学院出台了《法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暂行办法》,在班级管理、评优评奖、推优入党等各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秋季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中,随机抽取的15名研究生担任了评委,5名老师为咨询委员;学生还应邀列席了党政联席会,领导班子今年就学生的就业、学术、国际化召开了三个专题座谈会,专门邀请学生代表提意见和建议。
  学院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增长学生才干。法学院学生一年来先后参加“杰赛普”、“理律杯”、“普莱斯”、“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刑事法庭”、“中国环保法庭”等十几项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先后夺得“理律杯”、“普莱斯”、“中国动物保护法”三个模拟法庭冠军,“理律杯”更是蝉联冠军,“普莱斯”夺得首届中国赛区冠军,明年春季将代表中国高校赴牛津大学比赛。今年暑假,学院为秦赛等5名同学争取机会,赴香港参加内地与港澳青年领袖论坛活动,8名本科同学参加了暑期美国夏令营。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锻炼实践能力,6年融贯制班学生到济宁等地专业教学实习半年,学院领导亲自送去,中间看望,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共同协商如何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真才实学;在学院举办的所有学术会议特别是第八届法学家论坛大会上,都鼓励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办会。从会务组织、整理材料、会场布置、会议记录,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术品位,领略了名家风范;在刚刚举办的法学院首届硕士生论坛上,更是由研究生同学唱主角,面对几百名同学,从开幕到闭幕,主持、发言、总结,台上同学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同学们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

  为使学院发展建立在持续长效机制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院领导班子仔细梳理了原来的学院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又细化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几个规定,要求领导班子带头做到,群众监督。院长齐延平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公开向老师承诺,要以制度来规范学院发展,职称评审、评优评奖、财务收支,都要公开透明。特别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做到每一分钱的收入都上交学校财务,学院的每一分钱都用得明明白白,每月由会计向全院教职工公布学院的收入开支,大家看了账目,对学院的总体财务状况清清楚楚。在公务接待方面明确规定,接待学术、外事客人,多请学院业务老师陪同,学院领导一般一人参加即可,特殊情况不能超过三人;举办小型学术会议和邀请外地学者来访,要尽量从老师科研项目中支出,学院领导带头执行。
  学院倡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学院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等开会都多次利用中午时间。下课后,大家集中在会议室,吃完盒饭,开始讨论工作,两个小时下来,该研究的问题研究了,然后接着上课、上班,虽然班子工作紧张了,但节省了老师的宝贵时间。
  一系列整改措施,让师生们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成效;一件件暖心的制度,凝聚了全院上下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贡献的士气和干劲。据悉,学院将继续结合师生提出的意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积极建章立制,为师生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齐向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