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8日至19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功能晶体材料楼举行。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及部分师生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陶绪堂在致辞中谈到,2013年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年,今年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仍为优秀。陶绪堂提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在下一个评估期获得好成绩,离不开实验室的人才培养和独一无二的科研成果以及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他对实验室运行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即将开始的五年一度实验室大型设备费的申请情况进行了说明。他希望年轻教师要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的特色,下一步实验室要给年轻人以方向性的支持,提供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并希望年轻教师能在各自的领域多出创新性、特色性科研成果。
开幕式由实验室副主任解士杰教授主持。四个团队课题组人员及十二个自由探索和十二个人才培育课题组人员分别就本年度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学术交流。黄柏标教授从内建电场光生载流子、TiO2自掺杂和微结构调控光催化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半导体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微结构与光催化性质的关系”课题的最新进展。彭燕博士代表徐现刚团队介绍了宽禁带半导体SiC与GaN单晶的年度进展情况,着重强调了N、B双掺荧光SiC衬底和高质量GaN单晶生长的情况。许心光教授在“KDP/DKDP研究进展报告”中介绍了本团队的超大口径KDP晶体生长加工的重大突破,大口径DKDP的生长,以及晶体线切割机的研制情况。张怀金教授代表团队介绍了含镧掺钕钒酸盐激光晶体生长和性能研究进展情况,特别是以Nd:LaVO4为主的钒酸盐激光晶体的重要进展。实验室的其他课题组人员介绍了课题研究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学术报告后,参会人员讨论了2013年度自主课题进展情况和实验室未来发展相关问题。梅良模教授向大家转述了基金委、科技部等校外专家对重点实验室的印象,认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实验室目前存在着研究领域过于宽泛,而大单晶的研究力度相对减弱的问题,缺乏原始创新的东西。针对实验室目前的研究现状,建议成立理论课题组,紧密与大单晶相结合,开展自由探索研究,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加强功能晶体材料产业化方面的投入,使功能晶体材料在满足国家需求方面有所作为。许东教授认为建议,继续保持山大晶体的特色,围绕一个目标,有所分工,长期坚持,前沿探索课题的设置不宜过多,但是一定要有原始创新或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徐现刚教授认为,重点实验室要发挥引领作用,与国家需求的主题密切结合,在大晶体、新晶体方面开展具有高显示度研究工作。其他老师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对实验室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