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高迎刚副教授在首届“美国孔子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8日 15: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高迎刚副教授应邀出席了在美国芝加哥地区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举行的首届“美国孔子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The First U.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al Confucianism)”,并在研讨会上以“祭孔乐舞与礼乐精神(Confucius Memorial Ceremony and the Spirit of Ceremonial music)”为题作了1小时主题发言(Keynote Speech)。
  高迎刚在演讲中首先回顾了中国祭孔活动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析了历朝历代祭孔活动所体现的礼乐观念,认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礼乐精神从来就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却又不乏超越世俗的理性光辉的。作为祀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祭孔乐舞无疑是研究历朝历代礼乐制度和文化观念变迁的重要资料。祭孔乐舞不同于酒席宴前或节庆活动使用的乐舞,通常乐曲节奏缓慢单调,舞蹈动作僵硬迟缓,用以表达哀思和对孔子思想的尊崇。透过这些看似呆板单调的音乐和舞蹈,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体会到不同时代人们对孔子本人及其思想的理解,以及在祭祀活动中的态度。
  此次研讨会是“第六届美国大湖地区孔子学院音乐文化节(the 6th Annual Great Lakes Confucius Institute Music Festival)”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湖地区孔子学院音乐文化节”是由以芝加哥为中心的美国大湖地区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以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庆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为增强节庆活动的文化属性,扩大文化节在西方社会的影响,活动举办方决定从今年开始在音乐文化节期间同时举办一个名为“美国孔子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的学术会议,邀请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学者一起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问题。
  此次研讨会由位于美国芝加哥地区的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承办,会议举办方邀请了来自美国、中国、印度、韩国、以及中东数国的三十余位学者与会。与会学者分别发表了他们关于中国音乐文化的观点,共同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等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通过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交流了彼此对于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交流问题的看法,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 \

【供稿单位:艺术学院    作者:艺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