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7日下午,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博平做客外语学院,并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句法和语义的界面关系在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中的重要性: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语学院副院长刘振前教授主持。
讲座期间,袁博平博士从儿童语言发展与成人语言发展的“本质区别论”和“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入手,首先对二语学习者超过“关键期”在功能语类的特征习得中存在损伤的现象以及相关假设做了全面介绍,引出Sorace的“界面假设”理论。袁博平博士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对汉语不及物动词习得为例,通过调查不同水平组的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不及物动词与名词搭配顺序的可行性选择,探究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界面关系以及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他详细介绍了调查设计和操作过程。其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受试者在建立语义和句法之间的界面关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到了最高级阶段仍然如此。由此得出结论:成人二语语法无法在句法和语义等界面关系上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造成了成人二语习得与儿童母语习得的差异。“界面假设”理论为二语习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不仅使我们开始关注成人第二语言中的各个分支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且给二语教学以关注学习者对句法和词汇语义之间界面关系的构建的启示。
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师生与袁博平博士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袁博平博士就语用制约和习得环境等二语习得影响因素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补充,并指出汉语习得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本次讲座开拓了学院师生在二语习得尤其是汉语习得领域的视野,使学院师生了解到了一些目前国际二语习得学术前沿的研究,也使师生对研究问题的选定和研究方向的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学院教师及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