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山大8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01日 14:23 点击次数:

  [本站讯]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专家通信评审和会议答辩,2013年山东大学张运、胡金焱、龚瑶琴、李延青、黄柏标、陈耀、张庆竹、屠长河八位教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立项总经费2280万元。立项领域涉及化学、地学、信息科学、管理学、医学等领域。
  胡金焱教授申请的“民间金融风险:变迁、区域差异与治理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215万元。该课题是山大管理科学领域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课题基于期望效用理论、量化博弈理论、网络模型等构建民间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面板数据库,采用政策实验、断点回归以及工具变量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产生机制、区域差异、传染路径及其对经济金融系统的影响,构建民间金融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探索民间金融风险治理的理论框架、治理方向和监管对策。
  张运院士申请的“血管内易损斑块组织成分和关键分子成像基础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300万元。该研究将研制适于血管内成像的微型化光、声双模成像导管,建立同时具备毫米级穿透力和微米级分辨率的显像技术,实现光学和声学二维成像、光学和声学频谱分析、激光和超声脉冲发放以及近红外光学标记物信号检测的复合功能,通过相关算法研究和优化,实现斑块纤维帽和脂质核内成分的高分辨定量成像,并将研究多种光学探针的制备方法学、生物安全性和准确性,最终实现斑块组分和炎症活动的二维分子显像。本研究将建立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新技术,对于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龚瑶琴教授申请的“泛素连接酶复合物骨架蛋白CUL4B在调控肿瘤干细胞形成和自我更新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290万元。该课题组的前提研究发现CUL4B能通过转录抑制抑癌基因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研究CUL4B在肿瘤干细胞形成和扩增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网络,并分析CUL4B及其靶分子表达与肿瘤表型的相关性,为肿瘤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
  李延青教授申请的“在体示踪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微生态动力学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290万元。该课题以李延青教授提出的微生态动力学假说为基础,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的机制以及肠道菌群干预对肠道感觉和动力功能的调节机制等问题做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揭示肠道细菌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肠易激综合征干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
  黄柏标教授申请的“光催化材料的内建电场的构建及其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的物理化学过程”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300万元。该课题提出以材料内部自发极化电场作为促进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分离的驱动力,通过对晶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调控与设计来提高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大大提高光催化活性。该研究对进一步推动光催化技术发展,促进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陈耀教授申请的“日冕激波、电子加速与II型射电暴”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285万元。该课题以加深对太阳爆发-日冕激波-电子加速-射电爆发这一连锁物理的理解为目标,通过联合分析太阳爆发高分辨紫外成像、射电成像与动态谱和实地探测激波--粒子加速数据,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太阳爆发,特别是日冕物质抛射的日冕响应,日冕激波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射电爆发等物理过程;将射电辐射与爆发-激波过程相结合,揭示II型太阳射电暴的起源和源区性质;认识日冕激波有效加速电子的物理条件等。 
  张庆竹教授申请的“新型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模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资助金额300万元。该项目拟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结构信息、反应路径、转化过程、中间产物等;查清速控步骤、主要降解产物;将新型有机污染物结构与其宏观的环境行为进行关联,建立降解性能预测模型;寻找更为高效的降解剂或降解酶。这些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反应活性、清除规律,以及进一步理解由其形成二次污染物的潜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屠长河教授申请的“基于代数曲面的高精度物理建模与绘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资助金额300万元。该项目主要研究三维复杂形状的高精度逼近和绘制、物体间精确的碰撞检测和距离计算、基于物理的变形控制、复杂拓扑物体的3D打印和结构加固等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可为研发人体器官高精度三维打印、仿生装置的加工制造、三维虚拟手术模拟等应用系统提供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持。
  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研究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

【供稿单位:学术研究部    作者:张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非非 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