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中国海域史》编纂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02日 09: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27至30日,《中国海域史》编纂工作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举行,中国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特聘一级教授、《中国海域史》总主编张海鹏先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育济、陈尚胜、郑群教授和来自全国的27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国海域史》由《东海卷》、《南海卷》、《黄海卷》、《渤海卷》和《综合卷》组成,共五卷约计260万字,是第一部从“海域史”的角度系统反映中国各大海域历史文化变迁的通史,该书的编纂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维护中国海域安全,扩大中国与周边海域的海洋合作和文化交流,树立和谐、和平的海洋观,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在7月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张海鹏代表中国史学会对《中国海域史》编纂工作的启动表示祝贺,对山东大学、山东省历史学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表示感谢,并就“海域史”的内涵及特征,“中国海域史”编纂的价值、意义与全局观,海域与航路开通,海域维权与海洋合作并重,以及弘扬中国传统的海洋和平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王育济教授就这次会议的筹备和《黄海卷》、《渤海卷》提纲的编纂草案做了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林斌就《中国海域史》的出版工作做了说明;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外联络办公室安仲福处长就当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山东省地名研究所李炳印主任就中国海域岛礁地名普查工作做了专题发言。
  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国海域史·黄海卷》和《中国海域史·渤海卷》的提纲。厦门大学李金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谢必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青岛大学郭泮溪教授,山东省社科院刘大可、翁惠明研究员,济南大学党明德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朱亚非教授,以及山东大学的王育济、陈尚胜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对《黄海卷》、《渤海卷》的编纂框架、内容特点、资料来源等问题进行热烈对话,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会议期间,谢必震教授、曲金良教授还就他们各自承担的两项海洋史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与“海域史”研究的关联问题进行了交流,青年学者孙晓光(曲阜师范大学)、赵成国(中国海洋大学)、赵树国(山东师范大学)就各自承担的“冷战”时期的海洋关系、明清黄海海防、黄海无人岛礁调查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与“中国海域史”编纂的深度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外联络办公室、《国家航海》编辑部和相关沿海城市的支持。《中国海域史》编纂工作第二次会议将于今年9月下旬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教育部闽台研究基地”召开。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李婧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梦冬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