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Dickerson教授作“莎士比亚入门”讲座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26日 15:29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2日,“莎士比亚入门(Shakespeare: The Basics)”报告在中心校区举办,由山东大学流动岗特聘教授David Dickerson担任主讲人。
  Dickerson教授就莎士比亚展开了全景式的介绍。他援引本·琼生关于“他不是属于哪个时代,而是属于永恒”和巴尔扎克关于“莎士比亚仅次于上帝”等评论,强调了接近、熟悉莎翁的必要性。Dickerson教授概括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散文的多方面成就,强调莎翁天赋颇高,能找到正好的故事来反映其思想,影响了易卜生、奥尼尔等无数剧作家。同时他又是语言创造和运用的大师,创造了上千新词汇,运用上万总词汇,词汇运用精彩恰当之至,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ickerson教授还详细点评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部分戏剧,介绍了喜剧、悲剧、悲喜剧、历史剧等各自的精髓和要旨,指出莎翁作品是深度与复杂性(depth and complexity)的糅合体,关注焦点在于人性与生活。Dickerson教授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突出了其写作、编剧、经商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全面才能。
  基于多年莎士比亚作品研究和教学的经验,Dickerson教授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做了极好的莎士比亚入门点拨。例如,他总结莎翁善于分析人性的弱点,但又似乎没有找到如何抗击烦恼之海(a sea of troubles)的办法;他分析了莎剧中最聪慧的男性和女性――哈姆雷特和《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他分享了几乎每读必哭的历史剧《李尔王》的阅读体会——虽然好人可能没有好报,但其生命价值高于坏人;他强调研究莎剧不能光读独白。此外,Dickerson教授还大段背诵《十四行诗第18首》 及多个戏剧段落,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加上莎翁魅力,使得本次讲座俨然成为语言与智慧的盛宴。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和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而Dickerson教授用其对莎翁的热爱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会后,有教师表示,要每年至少读一本莎士比亚,或与学生一起研读莎翁作品。
  本次讲座是山东大学乐知跨文化下午茶/咖啡会“专家点拨与互动”系列的首场活动,由山东大学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耀云副教授主持,并得到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多方面支持。
  David O. Dickerson,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曾任西雅图太平洋大学(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校长特别助理,和伊利诺伊州杰德森大学(Judson University) 学术副校长。他作为山东大学流动岗特聘教授,为山东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讲授莎士比亚戏剧多年。此外,多年来他坚持每年去非洲义务教学一个月,并在非洲作过10次莎士比亚讲座。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朱耀云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颖 传燕 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