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在洪家楼校区为法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国未来的法治走向”的讲座。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冯军教授、法学院院长齐延平教授及法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李林研究员首先阐释了其对学术研究的理解,认为学术研究是一辈子的事情,具有延续性。这表现了他对学术的热爱和终生奉献于学术的信念;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对莘莘学子的深情告诫。
讲座中,李林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以及对推动法治进程起了重要作用的专著和论文。他强调,在中国社会每一次转型的关键节点,都需要有学者看到关键问题之所在;特别是在当前中国法治研究的春天,许多关于法治的重大问题开始突显出来,我们应当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重要契机,实现中国法治的重要转型。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他认为可以理解为在宪法的框架下,以法律为手段,实现法治,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下,每一位法学研究主体都应当有卫道士的情怀,有使命感、责任感,并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理论结合实践,站在决策者的角度,积极为我国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献言献策。此外,他认为,法学研究下一步的重点应当是努力实现中国法治建设的四个转变:第一,从法治向社会主义宪政的转变;第二,法律体系建设向法治体系建设的转变,争取从法律大国转型为法治强国;第三,从注重立法数量到坚持科学民主立法,防止立法腐败以及关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第四,从表面维稳到深层次解决社会主要问题的转变。
最后,齐延平教授以“定位、担当、格局”六字总结了李林研究员的专题讲座,并以之作为对法学院学子的寄语。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关注国家法治的发展,努力学习,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论著、译著等3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内部研究报告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