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刘梦溪做客尼山国学大讲堂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20日 09:24 点击次数:
一、讲座主题
国学在今天的意义
二、主讲人及简介
刘梦溪,男,1941年生,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艺术学暨思想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论国学》、《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陈宝箴和湖南新政》等。曾主持编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2000万字。
三、主讲内容
古代中国,民间社会发达,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以血缘形成关系网络,由此形成文化传承的三种方式:学校、宗教、家庭家族。国学在中国出现很早,但所有历史上出现的“国学”,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现代国学的概念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现代所讲的“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包括文物、历史、制度、语言,经学是本源,小学是入径。国学的基本载体是《六经》,六经的简要版本是《论语》、《孟子》。孔子的贡献,是把六经化作我们身边的日用常行。现代教育只授业而不传道,只教书而不育人。把六艺之学作为国学,就可以进行国民教育、价值教育。国学知识的吸收,与西方的价值理念,并不冲突。国学教育使“六经”的基本价值理念深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识别符号,最终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四、讲座时间
2013年5月22日19:00-21:00
五、讲座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邵馆报告厅
六、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供稿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李鹏程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君霞 红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