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9日,《人民日报》要闻第3版用较大篇幅以《蒙古国 中国文化热升温》为题报道了山东大学承办的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蒙古国推广中国文化做出的突出成绩。相关内容同时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门户网站大量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由山东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合作建设,于2007年6月开始运行,2008年5月正式揭牌成立。依托孔子学院平台,山东大学在蒙古国进行了大量的本土汉语师资培训、汉语教学以及中国文化推广活动。据统计,目前蒙古国几乎所有的本土汉语教师均曾接受过山东大学的专门培训,整体上提高了蒙古国的汉语教学水平。山东大学与蒙古国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推广活动,例如已举办三届的“中蒙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专家教授的积极参与下,对推动中蒙教育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几年来,先后获得4项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颁发、中国国家领导人亲自授予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和“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奖章,此外,山东大学选派赴该孔子学院任教的干部教师及学生,多次受到蒙古教育部、蒙古国立大学以及相关机构的表彰,获得各类奖章10余项,为中国语言文化在蒙古的推广作出积极贡献。
多年来,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孔子学院工作,将其视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点拓展领域。为加强孔子学院工作,山东大学先后出台《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孔子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山东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教师选派及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协调全校力量,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山东大学孔子学院以建设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为目标,依托山东大学的学科优势,突出了“文化孔院、学术孔院”的特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自2007年起,山大7所孔子学院共获得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与个人荣誉12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2012年底召开的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山东大学共荣获3项“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和1项“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先进孔子学院的获奖数量和比例2012年均位居国内承办院校首位。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践行了高校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与融合的使命,有力地提升了山东大学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蒙古国 中国文化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