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9日晚,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旅游局局长王家国做客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会文化品牌栏目“知行讲堂”,并以“与民共经共营,共建幸福景区”为题作精彩演讲。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巴金文出席并主持活动。
王家国首先简要介绍了夏津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针对黄河改道留下的狭长沙滩地“不宜稼禾”的问题,夏津县广泛封沙造林,种植果木,形成了有古树林2万亩、辐射面积1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61.8%的“北方落叶树博物馆”。夏津县集全县之力,打造生态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该县龙头产业。随后,王家国详细阐述了夏津县在打造生态景区的实践中总结的两种景区发展模式:一是“与百姓共同经营”模式,即政府加强基础设施运作,打造景区,老百姓管理景区,所得门票分成,该模式已经在全国得到宣传推广;二是“资源整合模式”,即根据树种资源之不同将森林公园分区,并用一条观光大道将各区连接起来,既解决了资源保护问题,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一举两得。王家国特别重视景区建设和产业包装并行的重要性,夏津县致力于将景区做成全国最大的桑文化产业园,并推出以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桑葚为原材料的“东方紫”酒业;他还提出景区建设要从文化的视角看问题,黄河故道森林景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桑文化、鼓文化以及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等,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了景区的内涵。王家国多次提到老百姓,反复强调“乡村旅游以百姓为主题”、“失去了百姓的乡村旅游就失去了灵魂”、“百姓永远是最需要服务的群体”,使现场师生深深体会到党的基层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最后,王家国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环保和旅游方面的疑问。巴金文在点评报告时表示,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心中装着老百姓,并真抓实干创事业,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讲座结束后,巴金文代表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王家国为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并成立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为今后学院同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同学们知行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入地投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王家国,德州市夏津县旅游局局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开发管理处主任。他致力于古树保护工作,不仅使古树得到根本性的保护,还利用古树资源推出“游黄河故道,赏千年椹果”旅游品牌,将沉睡千年的黄河古道打造成国家“AAAA”级景区,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今日幸福社区。他先后被省旅游局授予全省旅游系统先进个人、被德州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