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首席教授邓永恒博士应邀做客第38期高级经济学讲座,作了题为“Land And House Measurement In China”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经济学院唐明哲博士主持。
首先,邓永恒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即近年来中国的房价与地价飞速的增长与剧烈波动引起中国乃至世界学者的关注。他认为,房价与地价的衡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平均价格指数,即用城市一段时间以来销售的房子的金额除以面积得到的平均价格,这种衡量方法因不同房子房价相差悬殊而不能真实反映房地产价格;二是重复交易法,即对一套房子的两次交易数额进行分析得出房地产价值;三是准匹配法,也叫特征值法,即将一套房子周围教育条件、交通条件、医疗条件、治安条件等特征组合加权衡量出房子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因特征值的变化性和无穷性而受到质疑。
其次,邓永恒教授着重介绍了“新房价指数”这一概念,他认为尽管不同的方法测量的房价指数不同,但新的测量方法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新的数据显示,虽然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房价增值速度高于平均可支配收入,但沈阳、南昌等城市房价增长速度则低于平均可支配收入。他解释道,房子价格由两部分组成:即上面的建筑价格和下面的土地价格,其中建筑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土地价格则根据市场预期价格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房地产定价问题要将房价和地价分开。他提出了“地价指数”这一概念,并指出中国城市地价应随经济基本面浮动而浮动,反之,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
最后,邓永恒教授介绍了影响地价的因素:经济增长的快慢与均值回归周期的长短、国家的政策与政府负债状况、土地供应量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地方政府官员是否实行环保节能政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