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外国文学评论》原主编、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盛宁在外国语学院作了题为“文学、文学性、文学批评”的讲座。
盛宁教授引用莫言、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等人的作品,指出文学比现实生活更为真实,并且文学还为现实世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他介绍了形式主义、神话原型、新批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理论流派的渊源及理论基础,并指出文学批评必须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理论要为文本解读服务。盛宁教授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莫言的争议,论述了文学回归审美的重要性,并把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归结为3W,即word(文字)、work(作品)和world(世界)。他还结合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等人的作品探讨了文学的假定性、虚构性等特征。最后,盛宁教授指出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形象地把文学批评理论比作文本解读的指路牌,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要照搬理论。在互动环节里,盛宁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并与大家探讨了如何把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结合的议题。
外语学院原院长郭继德教授主持讲座,建议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做到多听、多问、多学,拓宽视野,提高学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