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尼山国学大讲堂黄朴民教授谈“孙子兵法”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0日 17:45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在中心校区邵馆报告厅作了题为“《孙子兵法》与兵家管理之道”的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主持。报告厅座无虚席,全校二百多位师生参加了报告。
  报告中,黄朴民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孙子兵法》,认为《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兵书,也是古兵书中的最好一部兵书,反映了中国古典兵学文化的最高成就。《孙子兵法》具有世界意义与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其作用超越军事领域,可应用于一切带有竞争性的领域。随后,黄朴民教授通过对三国、汉唐时期历史事件的分析以及自己的切身经历,生动地向大家阐述了《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竞争之道、战略之道和将帅之道,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方法指导当下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最后,黄朴民教授简单总结出《孙子兵法》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双向思维的特点,并鼓励同学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摆脱单向思维的桎梏,在学习中找准定位,学有所成。黄朴民教授的报告不仅充分展示了《孙子兵法》中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更让同学们领略到了知名学者的大家风范。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纷纷提问。黄朴民教授释疑解难,其睿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此次报告是儒学高等研究院精心策划的高端学术报告系列“尼山国学大讲堂”的第一讲。“尼山国学大讲堂”旨在通过展示知名学者的学术素养及其研究成果,推动古典学术的研究与传播。据悉,“尼山国学大讲堂”将陆续邀请海内外国学名家,为全校师生奉献上一场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黄朴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学学刊》执行主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史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孙子兵法》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已出版《春秋军事史》、《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战国军事史》(与吴如嵩等合作)、《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孙子评传》等30余部著作,同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文献》、《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中国军事科学》、《文史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 \

【供稿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李澜 王碧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