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日上午,国学传承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培元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学术研究机构、辛弃疾纪念馆等单位的学者、领导、学生工作者依次发言。
山东大学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侯龙飞教授介绍了学会的基本情况,山大诗协自1987年成立以来,以“诗教”为中心,依托学生诗社、《明湖诗刊》等载体,对赓续旧体诗学人文传统、弘扬中华国学精义做出了贡献。《中华传统文学修养》课程组负责人杨海燕就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传统文学修养课程是山大立足“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面向全校新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其特点在利用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将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用“美”来感动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国学传承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燕从传播学的视角透视古典文学,以互联网、手机对于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弘扬为例,指出当代国学传承的出路在于充分利用网络无限期、层层扩大的属性,利用京剧、影视、动漫等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方式与学生互教互学,实现传统文学的当代化。此外,山东大学本科部教研科科长徐延宝,作家、书法家简墨,济南大学教师常昭,山东工会管理学院教师马银华,济南市历城区辛弃疾纪念馆副馆长孟庆燕也围绕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会议氛围轻松而热烈。文学院王小舒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的国学传承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只有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性结合教学实践,才能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主办。会后,全体与会人员赴济南市东郊的四风闸实地考察辛弃疾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