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2012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增选结果揭晓,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兼职教授孟杰当选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Fellow)。
美国物理学会对其贡献的评价是:“由于他在把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发展为原子核结构研究的预言工具以及在北京建立起一个活跃的国际中心所作的许多重要和持续贡献”。(“For his many important and continuing contributions in developing the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theory into a predictive tool for nuclear structure research and for creating an active international hub at Beijing in this field”)。
据悉,美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物理学专业学会之一。美国物理学会每年从全体会员中推选对物理学有重要贡献者授予会士称号,人数不超过其会员人数的千分之五。因其严格的遴选程序,其会士称号被视为物理学界的崇高荣誉。
孟杰,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物理系,1991 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德国Rossendorf 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原子核结构和天体物理理论研究,在原子核的晕现象、手性、磁转动、赝自旋对称性、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领域有原创性贡献。获2001年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物理学会2006-2007年度吴有训物理奖、2008年伊朗Khwarizmi国际奖、2009年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10年德国GENCO学会奖等。发表SCI论文280多篇,SCI引用4000多次(其中8篇论文单篇被引用超过100次),H因子为32。孟杰教授2007年11月受聘为山东大学(威海)兼职教授,之后多次访问山东大学(威海),在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与山东大学(威海)有密切的合作。
相关链接:http://www.aps.org/programs/honors/fellow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