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安教授论文被引用率居学科前列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2日 16: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根据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统计,山大长江学者、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是一篇引用率非常高的论文,被引量在所有经济和管理学科的中文论文中排名第四,截至2011年被引量达413篇次,位于所有学科中文论文被引量排名的第40位,是山东大学所有学科中文论文被引量最多、排名第一的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一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论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首先,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包括对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实行真正的核准制;严格会计制度,改进对经营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优化政策,使监管政策有利于上市公司弱化股权融资偏好。其次,全方位地采取措施,防止内部人控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包括培育和完善企业家市场;防止国有股权代表由外部人变成内部人并与经营者串谋;企业党委不能把自己由“经营决策的监督者”降格为“经营决策者”,党委和董事会成员( 不包括不拿薪酬的外部独立董事)个人的工资、奖金等的数量不应与公司经营收益及其分配方案挂钩,而且其确定规则应与公司经理阶层的年薪等收入的确定规则不同;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让国有股与公众股在同一市场流通,才可能使股东和市场对内部人形成制约;最后,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这项研究成果在过去十年的资本市场改革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推动了我国公司金融、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国有股减持等领域研究的发展。
【供稿单位:经济研究院 学术研究部 作者:黄凯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李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