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6日,王立胜教授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心校区举办。哲社学院院长刘杰、党委书记杨斌等出席仪式。
刘杰向王立胜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仪式结束后,王立胜作了题为“区域主义视域中的南疆治理”的学术报告。他认为,边疆学的研究应该提上日程,学者应跳出民族主义旧条框,以崭新的区域主义思想来看待与分析南疆乃至整个国家边疆问题。
报告会上,王立胜通过区域主义视角,从国家战略、新疆发展、边疆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四个方面对南疆治理作出详细介绍。首先,学者应该从国家战略角度思考南疆问题。全球化下的中国边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与中国的互相影响逐渐加强,特别是超主权国家疆域形态思想的出现,对我国国家空间整体性规划提出了新时代下的更高要求。边疆治理需改变边缘与核心区的二元结构,将陆地边疆与海洋边疆、空中边疆与底土边疆结合,形成边疆战略的立体结构。其次,新疆战略地位突出,不仅是“一带一路”的起点、能源建设的重点,也是区域民族交融的中心,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地。南疆地区除地广人稀、历史悠久等特点外,还存在文化多元但宗教单一、经济落后但潜力巨大、生态脆弱且发展迫切的矛盾。南疆发展除了加大投入,还需注重当地居民主体性的培养。再次,在边疆治理取向方面,王立胜强调,治理需要从区域主义而非民族主义着手。区域具有综合性、自然生成性、流动性及混杂性等特征,因而需要关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来治理,如果单从治理边疆而治疆,边疆是不稳定的。将区域主义和跨体系理论进行结合和创新,可以创造出一套边疆治理的新理论。最后,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是对中国边疆的再定义,一带一路建设沟通了东西交流,联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将海洋边疆与陆地边疆结合,因而是对边疆的再定义。提问环节,王立胜对民族性与双泛主义等问题作出了解释。
哲社学院副院长宋全成、牛建科,党委副书记阚铮,办公室主任何立光及师生代表参加仪式。党委副书记毛永强主持仪式。
王立胜,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校友,哲学硕士,法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喀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原常务副专员。主要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出版《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走向崇高——共和国英雄群体精神世界的理性寻求》等十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十余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