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友动态 > 正文

肖建华教授做客机械学院第67期鼎新论坛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6日 15:22 点击次数:

  [本站讯]10月24日,机械学院第67期研究生鼎新论坛在千佛山校区举行。来自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的肖建华教授做了主题为“地质构造及其物理探测原理”和“疲劳断裂机制”的学术报告。论坛由机械学院王威强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在第一部分的讲座中,肖建华教授主要从地壳运动,区域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重力勘探,电磁力勘探,地震反射波勘探以及未来的挑战等七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首先,肖建华介绍了地质年代表与经济所关心的构造运动,并以石油和煤炭为例介绍了地址勘探的逻辑,来加深同学们对地壳运动的理解。接着,在区域地质构造的讲解中,肖建华以图片方式列举了各个区域不同的地质实例,生动的介绍了各个地质不同的特点。之后,在地质勘探方法的介绍中,他重点讲解了地震反射波勘探法,并详细介绍了其近70年以来的技术争夺,以及在数字时代如何进行理论竞争与软件竞争。最后,肖建华向大家阐明了我国地质勘探所走过的艰辛路程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并且总结了地质反射勘探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的竞争节点。
  在第二部分的讲座中,肖建华主要从变形张量的stokes分解,和其运动方程这两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地质勘探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以及从能流密度张量和应力平衡方程这两方面看疲劳机制,并通过一些力学公式的推到和应用启发同学们的研究思维。讲座的最后,主持人王威强教授希望同学们在解决机械问题的时候,找准方向,并灵活运用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来发展自己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了同学们对地质勘探以及疲劳断裂机制的认识与了解,并且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肖建华,受聘于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士);1982-2004年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工作,1988年任工程师;1991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任高级工程师;1999年任教授高工。1994-1995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物理系做访问学者;2000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获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和地质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方向的访问研究;200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供稿单位:机械学院    作者:朱卓悦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悦蕾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