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园生活 > 正文

朴实乐观 笑对人生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04日 11:02 点击次数:

  [本站讯]山东大学赴地市迎新团走进安丘市景芝镇东近埠泉村李万里的家中,寻找最美“追梦人”,深入地了解这个阳光的少年。
李万里,面色有点黑,表情有点腼腆,衣着有点朴素,但人却很朴实,很阳光。和他父亲一样,虽然经历坎坷,但依然心态平和,勇敢的面对人生。2013年被山东大学录取。

身居陋室,心向前行

  初进家门,感觉李万里的家还是很不错的,刚盖的大房子。进去一看才知道,里面实在不能算作一个家,没有门,没有家具,就只有简单的一张单人床,一个小电视,还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书和衣服也只能堆在炕上,地上。记者了解到,原来李万里之前家里的房子屋脊断了,实在是没地方住,这才借钱重盖了房子,至今还欠着好几万块钱,没钱继续装修和购置家具了。
  李万里的父母离异多年,他几乎都不记得母亲的模样。奶奶长年卧病在床,生活都不能自理,爷爷每天出去捡点废品,挣几块钱。他的父亲一个人不仅要在建筑队打工,还要下地干农活,用来养活一家四口,支付奶奶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学费。前几年,李万里的父亲不幸出了车祸,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当他撩起裤腿,小腿上那狰狞的伤疤让人心痛。
  如此重的家庭负担没有压垮李万里,反而激励他不断前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心间,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做生活中的强者。
  当问起他如何能在这样艰难的家庭环境下一直这么优秀时,他坚定地回答:“因为我要努力学习,走出这里,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在困难的条件下,他没有低头,反而勇敢的向着目标迈进。他深信,“人不可以常立志,但是必须立长志”,梦想的力量时刻激励着他不懈地奋斗。

朴实的父亲,伟大的爱

  谈到李万里,他的父亲很骄傲。李万里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高中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李万里还得到了政府为优秀贫困生发放的2000元助学金。在家里,李万里一有空帮着父亲下地干活,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这个家庭失去笑声,反而锻造了他们乐观豁达的性格。在交流中,我们不时地看到他和父亲脸上真诚的笑容。李万里的父亲说道,“儿子考上山东大学,是家里的荣耀,虽然负担很重,但是孩子的前程是不能耽误的,也只有这样他才会有出路。就算是再穷,万里的大学也一定要上下来”,“我这样辛辛苦苦赚钱,不就是为了他将来有个好日子嘛”。
  谈到对儿子大学生活的期望时,李万里的父亲那朴实的话深深打动了我们,“有什么期望啊,就是希望孩子好好学,好好过,将来有个好饭碗。”这应该是这位朴实的老父亲的心里话,简简单单,没有修饰,却包含着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希望。

新的大学,新的希望

  问及李万里对大学的具体想法和规划,他说到,“大学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但以前我都好好学习,以后肯定也要这样啊,就算是不为了我自己,为了我爸爸,我也要学出个样子来”。在了解了学校的助学政策后,他很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两个目标: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以解决学费;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的机会来解决生活费。困苦的家庭早已让他长大,并且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不停地奋斗着。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李万里的想法也很朴实。“我不会说什么大话,我努力学习就只有一个目的,我想让自己和父亲过上好日子,不想让父亲再受苦。”这简简单单的愿望,朴实、动人。

  寻找最美“追梦人”,是山东大学“牵手山大 助梦同行”赴地市迎新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由新长城自强社、唐仲英爱心社等五个爱心社团组成的迎新实践团队到新生集中的地市,走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家中,讲解助学政策,为经济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关注新生梦想,为山大新生实现“大学梦”提供帮助。李万里是山东大学赴地市迎新过程中寻找到“最美追梦人”的典型代表之一。李万里刻苦奋进的青春深深感染着实践队员,也将带动更多同学为梦想而努力。

\ \
 


【供稿单位:学工部    作者:李晓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帅领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