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9日至8月5日,山东大学蒲公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北极光赴江西遂川支农支教调研团在大坑鑫河小学展开暑期实践活动,成功为当地小学搭建起乡村教育图书馆,圆满完成支农支教任务。
搭建一所乡村图书馆
本次暑期支教,山大蒲公英与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牵手,由北极光队负责在大坑鑫河小学搭建起一座桂馨书屋。7月9日,志愿者一到达目的地,便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图书整理工作。近两千册的图书分类、编号、上架着实是一项大工程,志愿者们连续加班两夜,确保孩子们早日读到书。7月22日,图书捐赠人美国高中生林兰艺特地赶到学校,出席桂馨书屋揭牌仪式,并与志愿者同吃同住,为孩子们教授课程。在支教的二十余天里,队员们每天都会拿出一节课供孩子们进行阅读,并鼓励大班同学做读书笔记,让小班同学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读到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们培养起爱读书爱分享的好习惯。此外,为了让乡村图书馆在志愿者离开后仍然能充分发挥其功效,队员们还在每个年级都培养起小小图书管理员,教导他们图书编码的意义,帮助大家借书还书。
为了让乡村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支教准备阶段,副队长彭云枫努力为团队申请到了“一公斤盒子”和“快乐小陶子”,将里面的流动图书带到学校,与孩子们分享阅读的乐趣。
支教支农与调研并行
本次暑期支教从三月起开始筹备,历经四个月的准备,队员们经历了层层选拔与多次试讲,最终为孩子们准备了趣味数学、美术、舞蹈、燃烧吧右脑以及潘潘哥哥的故事等课程。到达支教地,队长将孩子们分成大班和小班,课程也随之进行调整变更,以期更适合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原本这里每个年级只有两个老师,负责四门课程,孩子每天都是在反复地上这四门课。而支教队里的丰富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与新奇的窗口,每天上课下课,同学们都喜欢与队员们一起聊天讨论。
在每天晚上或者周末,志愿者们还会走进同学们家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生活现状。通过家访,很多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示在队员们面前,让人颇为感动。其中张敏欣小朋友的家中有很多瓜果蔬菜,得知这一情况,支农负责人孙长贞便组织队员们周末来到她家的菜地,开展摘辣椒活动。一上午的辛苦工作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当地农民生活的不易,大家也为帮助别人感到欣慰。
与此同时,针对当地的教育资源环境,团队围绕“乡村教师的生活”展开调研,一方面通过询问小朋友每天的上课情况了解真实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则直接对话当地教师,了解其生活与工作状态。队员们将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后期的报告撰写,力图将这些乡村教师的生活展示在世人面前,为他们以及孩子们寻求更多的帮助。
充满爱与欢笑的集体活动
每周队员们将为孩子们上五天的课,在周六,是新奇快乐的周末集体活动。活动策划人乐乔佳精心准备了“留住夏天植物剪贴画大赛”、“我们的奥林匹克”以及大联欢三次集体活动。第一周队员们组织孩子在附近的路上采摘各种树叶与花朵,让他们在纸上剪贴出各种美丽的图画,一起留住美丽的夏天;第二周则利用带去的各种体育器械,开展起欢乐多多的趣味运动会,夹球跑、定点投篮、定时跳绳、“保龄球”……运动与快乐相结合的夏天,孩子们理解着竞争与合作的意义。每一次比赛,队员们都会提前写好奖状准备好奖品,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充分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含义。而到了离别的最后一周,大联欢上孩子们用歌声、舞蹈与稚嫩的朗诵,传递着对志愿者的喜爱与不舍,队员们也连夜排演一场讲述支教故事的短剧,将二十天来发生的事情一一上演。联欢会的最后,队员们纷纷寄语孩子们,期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十多天的支教已经结束,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队员们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短期支教或许并不能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然而北极光支教队却用自己的努力为这所小学留下一座乡村图书馆与许许多多流动图书,为这些可爱的孩子带去新的知识与视野,以及或者改变他们一生的鼓励。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将山大人的质朴与善良留在了遥远的江西遂川,为那里的孩子留下一段“浩然正气”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