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园生活 > 正文

“花样年画”实践队开展潍坊站调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3日 14:31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2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花样年画”暑期社会实践队伍一行到达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老先生,并参观了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
  杨老先生是杨家埠木板年画第十九代传人,是老字号同顺德画店的当代经营者。现在,杨老先生的家就是同顺德画店的所在地。令人遗憾的是,杨老先生因身体不适仍在医院休养,他的女儿、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继承人之一的杨采芳女士热情地接待了团队。在院落的前厅中,杨采芳向队员们介绍了杨洛书老先生所获的各种荣誉以及证书,她指着挂满墙壁的一张张证书与照片,满怀着骄傲之情地说起了以前老先生制作年画的故事。接着,她领着队员们参观了杨洛书先生的年画作品,一幅幅色彩艳丽、风格鲜明的木板年画令每一位队员都赞叹不已。随后,队员们在画店的院子中看到了包括裁剪、套色以及装订等完整的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并采访了几位老师傅,他们都表示很高兴看到有年轻一代对木板年画产生兴趣。在询问到木板年画的传承情况的时候,老师傅说因为工作的辛苦和利润微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实践队还参观了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内的年画博物馆和年画制作工坊,对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下午,团队来到潍坊市寒亭区文化局,在文化局联系人刘焕岭的带领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健,副主任徐萌萌进行了采访。团队先就寒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进行大概了解,并结合上午参观过程及之前的准备资料就非遗的保护现状以及相关保护政策提出问题。两位负责人先是谈到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保护传统技艺的传承以及发掘非遗的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并对相关保护扶植政策以及寒亭区近年来成立的年画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袭所进行了介绍。针对两位负责人的回答,团队还就木板年画等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生产规模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提问,两位负责人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坊生产、市场需求以及时代变化等方面予以了回答,还就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现有成果以及木板年画在内容上贴近生活特点进行了生动的阐述,使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了解。
  经过一天的参观采访,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了直接的认识又对其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简短的会议后,队员们按照团队任务的分工展开资料整理、活动日志撰写、宣传等各项工作。据悉,结束潍坊站行程后,“花样年画”社会实践团队将前往计划日程上的下一站高密继续展开调研。
\ \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文/方允 赖岩 图/方允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慧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