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8日,由生命科学院社会实践部主办的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答辩会在生物北楼顺利举行,院党委书记韩春岫出席并担任评委。
暑期社会实践答辩会正式开始,共有28支队伍参加了答辩,答辩会分为ppt展示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院党委书记韩春岫、团委书记王栋华、团委副书记綦亮、辅导员刘楠以及院学生会主席刘景成,执行副主席郑双平等担任本次答辩会的评委。
答辩过程中,同学们利用仅有的五分钟时间对他们的项目进行介绍和展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充分,信心十足。评委老师们也对每一个项目的特色和特点进行了提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确定自己的中心和实践重点,也针对同学们的项目中还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实施的指导性建议。
此次社会实践涵盖的类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奉献爱心的支教调研实践团队,有关于宗教信仰的调研团,大到生态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小到大学生早餐情况的探讨。其中,CAP团队将针对纤维素乙醇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化开展实地调研,这一课题与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特色密切相关。其团队的组成成员不仅是跨专业,还包括了研究生和博士生,极大增强了团队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由绿野协会组织的“绿动生态”调研团则计划前往房干生态实验基地,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察分析,项目不仅与生命学院的专业相关,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
在答辩过程中,王栋华强调,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发点,实验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那么就会错失很多的机会,同时也会违背实验的初衷,大大降低实验的价值。而将社会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则对于专业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为今后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此次答辩会,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实践在山东大学本科生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使得院团委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院学生立项中的具体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实践组织工作积累了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在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学生既要重视理论学习,也不能忽视实践环节,这样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才会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