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学子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03日 18:56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2013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答辩会举行。历史学院2011级本科生王子婵申报项目《济南市泉水博物馆建设方案策划》和朱鹏申报项目《谷物加工与食用方式的民俗学调查》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山东大学2013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通知下发后,学院老师积极配合,筛选相关题目并鼓励同学们进行立项策划,并在选题立项、申报材料、立项答辩等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悉心专业的指导。历史、考古、文化产业管理、档案学等各个专业均有老师专门负责与学生联系,为学生提供了项目建议、进行了项目指导。在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都积极准备着,申报项目数十件,从政务微博的研究到谷物加工与食用方式的民俗学调查,从泉水博物馆的设立策划到档案管理馆际交流研究,从全国新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研究到济南城乡结合区域的社会状况与人文世情调查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在评审阶段,学院组织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材料评审,经过初步选拔及学校的最终审核,王子婵和朱鹏的项目进入了最终答辩环节并顺利通过了答辩获得国家级立项。
对于此次的本科生学术创新教育工作,历史学院非常重视。作为具体组织部门,院团委第一时间下达了组织参赛的通知,并专门拟发了《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以提请各位老师关注支持此项目。信件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团委又再次拟文《畅通信息共享渠道 搭建学术创新平台》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整理了历届全国挑战杯获奖作品汇总表和近年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题项目名称,帮助老师对同学进行有效指导。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有利于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如何提高文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一直是学院学生工作思考的重点。借此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历史学院积极畅通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共享渠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创新潜力,积累了学术研究经验,还搭建了学术创新平台,推动了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发展。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王富林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宏月 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