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药学院顺利举办了分别面对大一、大二和大三同学的“讲人生”系列讲座。本活动旨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担当意识以及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的能力。
大一,永不止息的奋斗
4月16日,药学院在软件园校区顺利举办了面向大一学生的“奋斗之路”主题讲座。药学院“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刘磊应邀以主讲人的身份出席了此次讲座,2012级辅导员张嵩迎也来到了讲座现场。
讲座从“奋斗”的内涵展开,刘磊结合自身经历就“what、 why、 how”三个层面讲述了奋斗求学之路,引发了同学们深深的思考。关于选择,刘磊说:“最好的选择未必是选择最好的,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对于大一新生,面临分专业方向的问题,应该慎重理智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讲座临近结束时,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迷惑,如何对待实验、如何走进实验室等问题充分彰显了同学们对学术的好奇和热爱。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新的审视,提高了对理想确立与人生规划的能力,更好地迈向光明未来。
大二,中国梦•山大梦•我的梦
3月27日,面向大二的中国梦•山大梦•我的梦“讲人生”系列讲座在趵突泉校区召开。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雨嘉应邀担任演讲人,就“中国梦•山大梦•我的梦”作了阐释。
讲座伊始,李雨嘉谈到了“我们作为山东大学的一员,山大的梦想也就是我们的梦想,而我们的梦想构成了山大梦,同时山大梦又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这富有哲理的阐述把同学们与山大梦、中国梦联系在了一起。然后,李雨嘉教诲大二学生要总结过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要学会管理时间、学会管理未来。之后,李雨嘉的《8020法则》带给了大家深深的思考和启发。
此次讲座教会了同学们如何有效利用四年本科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中间阶段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大三,职业的适应性
4月9日,药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臧恒昌应邀在趵突泉校区进行“职业的适应性”主题讲座。药学院辅导员李冬、刘法磊等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从“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未来”展开。如何更好地迎接未来的职业是大三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臧恒昌认为同学们应先立志成为一个人格趋于健全的人,然后再向社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并结合了“木桶原理”告诫同学们知识极高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对于社会有害无益。同时,臧恒昌强调了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职场上越来越精细化的分工必然要求与人合作,所以合作是一门必修课。最后,臧恒昌引用了85高龄老人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的辉煌而坎坷的经历告诫同学们要终生学习。大三的同学们不仅在职业的适应性上有了了解,还对沟通与合作、行动与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聆听完前辈们的谆谆教诲,相信同学们在人生路上会更加努力奋斗,追寻梦想。学会一种对责任的担当,理解一种对适应职业的艺术,体味一种沟通与合作的内涵——确定理想信念,完美规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