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18日至20日,井冈山红色教育实践团队的调研活动陆续展开。团队先后实地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毛泽东旧居、红军医院等革命遗址,并对这些红色资源如何在中学日常教育中应用乃至如何引入大学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初步调研。
井冈山是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遗址众多,零散分布在群山之中,距离较远。队员们充分听取当地老师的建议,分三天走过了三条极具代表性的“红色之路”。18日,队员们来到井冈山的心脏——茨坪,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拜祭革命先烈,看到了青山绿树埋忠骨,听到了松涛柏魂颂赞歌;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向我们诉说着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苦与壮烈、红军战士的英勇与无畏。19日,队员们重走毛泽东、朱德曾经走过的红军挑粮小道,攀登至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顶峰,极目远望,深感“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站在曾经的战壕遗址,仿佛听到“黄洋界上炮声隆”;而占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利的黄洋界哨口,又使队员们坚信纵使“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20日,队员们参观了毛泽东故居、红军医院和红军造币厂,重温了在敌军经济封锁、五次“围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红军带领根据地民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
三天的行程忙碌而充实,队员们亲身体验“红色之路”,并且不时交流各自心得体会。团队还召开小组会议,商讨、总结这些井冈山精神如何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并形成了初步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