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30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西部阳光”支教宣讲调研团14名队员安全返航,为期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7月5日,由来自管理学院、文学院、数学院、医学院、控制学院的同学组成的“西部阳光”支教团从济南出发前往贵州,正式开始了以支教为主体,兼及高中宣讲及社会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个月中,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扬“用爱折射阳光”的精神,用自身微小的力量为西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支教地金珠学校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她坐落于群山深处的一个山腰上,四周鲜有人烟,倘若没有操场上醒目鲜艳的国旗在满山苍翠中随风飘扬,群峦叠嶂的地形中是难以发觉这座小天地的存在的。小学、初中的学生们每天最多要跋涉1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这里,很多人甚至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只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些零食充饥。学校里分初中部和小学部,拥有两个乒乓球台、一个篮球场。年迈的校长谢家寿及其夫人常年住在学校里,日久经年,他们的生命仿佛早已与这座学校合而为一。
正值暑期,学生们是自愿选择来上课的。校长还特地发放了《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要求自愿来上课的学生们征得家长签字同意,并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多数人都从第一天开始一节不落地坚持到了最后一天。“西部阳光”团队安排了详实的课程表,每天为孩子们系统讲解各科知识点,温故知新。并根据当地孩子的学习特点,开设了奥数班和奥物班,重点提升他们的数学及物理成绩。
除了日常上课之外,团队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们多方面的素质及积极性。如党史知识讲座,队员们为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并集体组织观看《建党伟业》;话剧排演,队员带领小学部的孩子们排练了童话《小王子》,在文艺汇演上取得了巨大反响;青春期讲座,针对初中部学生的成长特点,为他们系统讲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常识;“一封信”活动,为学生们带去了山东小朋友给他们写的一封信,并让他们回信;此外,还进行了“十二五”规划宣讲、“读经典,诵德行”诗词记诵比赛、防灾减灾宣讲、文艺汇演、发放奖学金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西部阳光”还在织金县第五中学为高三学生开展了山东大学的宣讲会,并针对各个科目与学生做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后许多学生纷纷过来询问山东大学的相关事宜以及学习方法与技巧等,队员们均悉心解答。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意义是绵长的。队员们纷纷感叹,支教是他们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之一。队长欧雨晴说:“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如果坚持不懈地努力,水滴也会石穿。”告别贵州之后,队员们的志愿行动并未结束。他们将继续加强多方面的宣传工作,希望引起社会上更多人对西部教育的了解及重视。
“西部阳光”支教团于2006年成立,为管理学院团委指导下的院级学生社团,以“用爱折射阳光”为活动口号。从2006年开始,支教团每年都定期到贵州省织金县金珠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并成立了“山东大学社会实践基地”。2006、2007年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008年度获得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十佳志愿团队,其中金珠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西部阳光”社团被评为“山东大学精品社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