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8日至11日,经济学院“延安精神永放光”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3人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社会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宝塔山,瞻仰了革命圣地象征宝塔山,重温了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传神名句。之后,队员们来到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枣园革命旧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等旧居,枣园是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等旧居,王家坪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队员们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随后,在解说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展厅中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团队成员在参观中深深感受到了伟大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革命洗礼。最后,团队成员还向游客发放了《红色旅游现状调查问卷》。在延安八一敬老院,团队采访了陕北红军毛光荣等老红军和老八路,听他们讲“红色”故事。延安八一敬老院成立于1959年,是全国两所免费敬老院之一。它还是全国唯一以“八一”命名的敬老院,住在这里的均是老红军、老八路,是延安精神的亲历者。
最后,实践团一行还与原中国人民银行延安中心支行副行长、陕甘宁边区研究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魏协武进行了座谈。魏协武先生向大家讲解了当年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年“货币战争”情况,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课。在座谈会上他提出许多自己的观点,如在革命根据地创办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开展自己的金融工作,这为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等。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并主动提问交流,初步了解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