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9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情绿意”农村垃圾处理调研团部分队员走进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总站并召开座谈会。队员们受到了王洪涛站长及有关领导专家的亲切接见和热情招待。
座谈会上,队长卢悦首先介绍了“农情绿意”的团队背景及前期在济南周边农村所做的调研活动。王洪涛站长对团队课题的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他说,此次社会实践的选题视角很好,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随后,王站长介绍了济南市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并强调要客观地看问题,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两个角度寻求农村垃圾处理的出路。随后,队员们从不同角度提问,与专家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流。生态科李丽霞博士介绍了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生态技术与工程等多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并用不同地区的实例讲解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适用条件,从而阐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针对调研中遇到的农村垃圾回收难的问题,处理站的姚主任用“地膜回收”这一实例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地膜回收成本高,投资大,需要较多的时间投入,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重要的限制因素,为此政府的补贴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他强调沼气作为一种有效合理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方式,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而济南在沼气的普及上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最后,综合科聂岩科长做了总结。她说,在理论方面,现存很多的标准制度不适合社会发展现状,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在实践方面,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团队需要做好环境宣传、扎实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座谈中,各位专家都曾提到要增强环境意识,让队员们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要从根源着手,即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从而减少处理过程中的经济投入,从根本上实现垃圾资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