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到济南: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10日 11: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作为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的特色项目,2011年暑期英语夏令营于7月4日正式开营。今年,山东大学共迎来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其中,有一位长相帅气、幽默风趣的美国老师Nicholas J. Caminiti(后简称Nick),主讲美国音乐简史。近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英俊潇洒的美国外教。
记者:您好,Nick先生,欢迎来到山东大学。请问您是怎样了解到山大暑期英语夏令营的?
Nick:非常感谢你的欢迎!这个说来话长了。我是一名美国高中数学教师,今年想换种方式度过假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山东大学招收暑期英语夏令营外籍教师的启事,所以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亲身感受中国文化。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对山东大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Nick:我感觉校园真的很大、很美。在这座规模宏大的校园里不仅有参天的古木,还有漂亮的大楼。生活在这样一个优雅的环境中,我感到非常的惬意。当然,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山东大学的学生。他们浑身都带有一种绅士风度,对待师长非常有礼貎,每次交流都让人感到一种满足感。除此之外,他们非常聪明好学,暑假都已经开始了,还有许多学生来学习,这在美国是相当罕见的。
记者:上面谈到了山大学生,请问中国与美国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呢?
Nick:通过这三天的授课,我感觉中国的大学生与美国的大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同。第一个方面是中国大学生普遍比美国大学生安静。在美国,课堂总是热闹非凡的,学生们十分随意,经常自由地在课堂上相互讨论问题,与老师进行争论。而在这里,我感觉学生们都很遵守纪律,他们不愿意不经允许随便发言,他们与老师讨论问题一般比较温和,几乎不会发生激烈的争吵。第二点是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加刻苦用功。我在美国上学和教学时,每天在图书馆中学习的大多是中国学生,美国学生明显不如中国学生刻苦。来到这里,这一点更加明显。除此之外,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相信中国学生在美国一定也能取得极其优异的成绩。
记者:Nick先生,在您来中国之前,您对课程有什么担忧吗?
Nick:因为我在美国已经任教两年了,所以对此并不是太担心。但是,毕竟我长期生活在美国,对中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情况不太了解,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激发中国学生的兴趣。现在好了,一切都解决了。
记者:现在山东大学将国际化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您认为山东大学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Nick:我想,为了实现国际化,学校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且根据自己所担负的使命与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国际化发展计划,这是大学国际化的第一步。大学国际化是一个大学面向国际的历程,它包含两个要素:合作与交流。国际化不是一个大学的孤军奋战,而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学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山东大学必须尽力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协议明确相互间的关系与职责,这是国际化的第二步。建立了合作关系后,就要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就是交流。这个交流包含三个层次:师生交流、学科交流以及制度交流。有合作关系的大学必须互相派遣教师和学生,让游学的教授和学生成为学校间交流的桥梁。然后,进行学校间学科的交流,让不同的学科发展理念相互渗透。学科渗透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科的发展,还包含制度的进步,这三个层次紧紧相扣,缺一不可。这就是国际化的第三步。完成这三步,一个大学就能走上国际化的正轨。
记者:您在国际化上也是一个专家。Nick先生,今年是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您想对山大说点什么吗?
Nick:这座学校的历史真悠久啊。110周年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祝愿山东大学能够实现她的梦想,祝山大的同学们能够有所成就。
编后语:这是一位刚刚接触山东大学外教的真实感受。这些朴实的言语没有华丽的修辞,但每一句都包含着Nick真挚的情谊。有了这些外教的参与和帮助,山东大学暑期英语夏令营一定会以辉煌的战绩向山大110周年校庆献礼。]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王臣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