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理论与实践比肩,青春与志愿同行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31日 10:51  点击次数:

   [本站讯]2009年9月5日,来自20个省份、8个民族的44名优秀学子带着年轻的梦想,来到了新家——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9级社会学一班。经历“交流·融合·进步”、“发展·充实·蜕变”,意气风发的他们描绘出了一幅绚丽的青春画卷。
  在学校、学院两级团委的关怀指导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09级社会学一班团支部不断呈现出思想创先争优、学风浓厚朴实、实践求真务实、组织坚强有力、集体和睦温馨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山东大学优秀班集体”和“山东大学先进团支部”等称号。

引领思想教育 争作时代先锋

  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时代的使命感时刻都铭记在大家的心上,正如班长黄云亚所言:“经世致用是社会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每个社会学学子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思想与梦想时刻与社会紧密相连。”在具体实践思想建设中,社一班严格按照创先争优“四个好”的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组织架构,紧跟社会热点和支部成员发展需求,组织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团日活动。“济系汶川情,生命动心弦”、“英雄山上民族魂,齐鲁文化在我心”、“青春共激昂,红歌唱满堂”、“贯彻中央思想,弘扬主流文化”、“学习‘当代保尔’,争做优秀山大人”等教育活动的常态化、生活化和有效性突出了思想引领作用,号召同学们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体现个人价值。
  同时,他们还充分运用QQ群、飞信群、微博、SNS主页等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完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手段,积极发挥支部成员在多个学生理论社团担任负责岗位的优势,使之成为促进同学思想进步的另一处重要阵地。经过三年的努力,支部共有12人被顺利评为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8名同学成功推优入党。

丰富实践经历 拓宽人生航道

  最让09社一人骄傲的莫过于社会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了。本支部总人数才28人,但他们却在三年里组织、参与了26支社会实践团队,其中12支获评“校级优秀团队”,10支获评“院级优秀团队”。2011年秋,社一班团支部联合校离退休党支部立项组成“赴寿光经济社会专题调研团”,深入政府、社区、农家,走访农户40余户,实地访谈、座谈百余人次,收集数据7000余条,撰写报告、心得共计6万余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认可。
  著名诗人臧克家之子臧乐源教授评价说:“调查报告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是一篇有理论深度、现实性很强的科学的调查报告,给人以激励以启迪。”寿光市副市长孙亚峤,山东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学校原党委副书记徐广生教授也对本次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无疑给了团支部全体成员极大的鼓舞和继续前进的信心。
  此外,以“党建带团建,调研促发展”、“传承红色文化,激扬爱国情怀”、“聚焦时代脉搏,关注协调发展”三大系列活动为主体,以“爱心引航,服务家乡(关注弱势群体和家乡建设)”、“相约山大,励志起航(高中母校回访)”等内容为两翼,将培育创新思维与鼓励求真实干紧密结合,推动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使广大同学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发扬志愿精神 传递爱心火种

  “青春积跬步,志愿行千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向来非常重视志愿服务,社一班团支部立足于专业优势,秉持“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传承和打造志愿服务精品项目。
  在支援教育、关爱儿童方面,组织参与“蒲公英”西部支教、“星星雨”自闭症儿童康复项目、“彩虹桥”孤残儿童寄养基地。深入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甸柳一居社工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团队15支。此外,他们朝气蓬勃的身影也活跃在第十六届亚运会、山东大学110年校庆等舞台,亲身践行“奉献、友爱、团结、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志愿服务中,不少同学表现突出,喜获先进表彰。刘伟获校青年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张瑶在“彩虹桥”济南市纸坊村孤残儿童寄养基地志愿活动中获得志愿风采大赛二等奖;房佳斐同学参加的支教团队获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还有2人获得校庆志愿服务先进个人,3人获得校庆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平凡的志愿服务,留下了社一班同学不平凡的足迹,哲社学院的爱心火种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得以薪火相传。

营造文化氛围 点亮校园生活

  “博识、乐群、朝气、温馨”是社一班团支部校园文化的组织理念,论学术思想争鸣、组社团凝聚人心、舞文体青春飞扬、度佳节暖暖温情。
  支部成员根据自身优势和爱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社团或组织,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学校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校国际学生交流协会、“学生在线”、校园广播站等校级学生组织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于杰群,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现任团支部文艺与宣传委员,山东大学广播电台优秀广播员,声音甜美、气质优雅,不仅歌唱得好听,在体育方面也是个能手,并在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中荣获多项荣誉:山东大学第十届社团文化节之“唱响经典”大学生红歌赛二等奖,山东大学“辣歌潮人会”校园歌手大赛二等奖,校运动会中获托球跑第一名、踢毽子第二名,“迎新杯”羽毛球赛获女子单打第一名。“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能给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我最感动的还是支部成员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个集体中生活我感觉很快乐。”于杰群非常诚恳地说。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向来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多次组织参加学术讲座活动。社一班利用学院提供的机会,积极响应参加,自2011年以来,共参加《生命意义》、“农村流动人口的健康和健康服务的约束——以社会分层为基础的讨论”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Spear Fishing in Taiwan”等20多场中外名家讲座,了解学术前沿,关注民生百态。
  此外,团支部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向上、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个个节日有礼物、人人生日有祝福、门门功课有答疑、天天生活有提醒、次次活动有指导,令支部青年学生充分体会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缘分让他们从五湖四海到相聚一堂;相处使他们从素昧平生到相扶相携的“笃雅浩境”;实践教他们从稚气未脱到指点江山。“笃雅浩境,傲薄云天;青春社一,奋勇斩棘”,这是社会学一班团支部永远的口号。他们同舟共济、劈风斩浪,他们团结一心、共铸辉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张秋丽 刘驰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佳奇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