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2009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之陈峰教授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26日 08: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山东大学2009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陈峰教授就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名言。
师从名师 奠定基础
陈峰教授1997年考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就读于“凝聚态物理”专业。作为一名研究生,他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教授,从事离子注入光波导的研究。在做学生期间,王克明院士不仅给予陈峰教授学术上的指导,更是以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培养了他对待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王克明院士对待学术十分民主,对待学生也非常和蔼。学生时代的陈峰教授经常与王克明院士讨论学术问题,有时会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但他们均保留自己的意见,同时认真分析对方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科学问题。生活中,他们的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术上的“面红耳赤”并不影响师生感情。宽松的学术氛围给了陈峰教授很大的发展空间,引导他积极主动思考,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创新,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学术空间。在这种环境下,陈峰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2005年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科研奖学金(洪堡学者)。
海外求学 创新科研
受当时国内实验条件的局限,陈峰教授的许多研究课题很难进行到较深的层次开展。王克明院士便鼓励他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深造,争取利用国外先进的实验条件尽可能解决目前研究的一些难题。
由于在研究生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陈峰教授成功申请到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科研奖学金,成为一名洪堡学者,并在德国Clausthal工业大学进行了两年科学研究工作。在德国期间,陈峰教授研究的是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课题“离散光孤子”,涉及非线性光学、导波光学、光折变材料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知识。勤奋好学,加之科学严谨的态度,陈峰教授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将自己在国内研究的重点与新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基于光伏机制的自散焦离散带隙光孤子的产生,并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光学类最权威的期刊之一Optics Express上。该论文于2005年发表,目前来已被SCI引用80余次。
德国的学术氛围和德国学者的工作态度给陈峰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德国人工作十分谨慎,关注细节,学习态度认真,全力以赴。在生活休闲时,他们劳逸结合,尽情放松,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很高。德国的留学经历使得陈峰获取了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使他结识了许多国际上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和同行,为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
2005年,陈峰教授带着从国外获取的知识与技术,回到了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书写自己“人民教师”的人生篇章。自留校以来,陈峰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讲授《大学物理》、《力学实验》、《物理学前沿讲座》、《离子注入光学效应》、《非线性光学》等课程。
在教学工作中,陈峰教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在校本科生均为80后、90后,从小接受素质教育,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自主学习性较强等特点,他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注重从学习思路和方法上指导同学们学习。有些同学学习很认真,有时爱钻牛角尖,他就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要将思维局限在某一方面。他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认真回答每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们进行交流互动。他曾经教过的07级本科生叶宸希告诉记者:“陈老师上课十分风趣,语言幽默;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
在指导研究生方面,陈峰教授受其导师王克明院士的影响,十分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向,培养他们学习良好的研究方法,营造民主的学术讨论氛围。他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踏实地做研究。他指导的研究生曾获得过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学金和光华奖学金。同时,对于每个学生所做的论文,陈峰教授都会严格把关,仔细指导并加以修改,以保证每一篇论文的质量,保证其课题组良好的声誉。
潜心学术 成果丰硕
陈峰教授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核技术、材料科学、光子学和信息科学。在具体的学术活动中,2009年对陈峰教授来说是一个活跃的“学术之年”。这一年,他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Jaque教授一起,采用氧离子注入技术,首次实现了在多晶透明激光陶瓷中的条形波导结构。论文发表在光学领域的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上。论文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美国材料研究学会通报》(MRS Bulletin)在二月份的专栏“研究/研究者”(Research/Researchers)中以“氧离子可以用来制备Nd:YAG透明陶瓷条形光波导”为题,撰文报道了相关结果。同时,国内的许多学术网站(如科学网等)也转载了相关报道。另外,陈峰教授今年还参加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其中3个会议上做了邀请报告。其中,他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参加的 “第15届绝缘体辐照效应国际会议”是本研究领域的两个传统国际会议之一。陈峰教授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学术大舞台上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从而确立了他在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学术地位。作为一个深层次体现,2009年他在应用物理领域的知名期刊、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的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上撰写焦点述评(Focused Review)“Photonic guiding structures in lithium niobate crystals produced by energetic ion beams”,作为封面特色论文发表。该论文同时还被美国AIP“虚拟纳米科学与技术”收录。
陈峰教授科研成果丰硕。2009年1月,陈峰教授和研究团队的成员共同申报的项目《离子注入光学材料波导结构的制备、特性和机理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个项目总结了陈峰教授所在的研究组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随后,作为研究团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陈峰教授入选了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月,他申报的项目《离子注入技术在光电功能材料改性中的应用》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严格评议和评审,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丰硕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使陈峰教授赢得了诸多荣誉。2009年,陈峰教授获得了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和大众报业集团共同评选出的“大众报业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同时,他还被评选为2009年度山东大学优秀教师。面对荣誉,陈峰教授表现得十分淡泊。他认为,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是社会、学校对他本职工作的一种肯定,并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目标。采访中,陈峰教授始终强调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只是踏踏实实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他那实实在在的性格和谦虚谨慎的态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峰,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术带头人之一,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J. Phys. Chem. B、Opt. Lett.、Opt. Express、Nucl. Instru. Meth. B等10余种SCI收录期刊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注入光波导、集成光子学器件以及核技术应用等。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侯晓萌 韩筱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凤娟 】